欧阳修有他的时代背景。从太宗朝开始的大规模开科取士,时光流逝,到第三代真宗朝,士大夫政治开始形成。然而,在真宗朝,政治整备与制度建设是首要任务,还未遑精神建设。进入仁宗朝,以范仲淹、欧阳修为主,大规模的精神建设拉开帷幕。《宋史》卷446《忠义传序》指出: 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代,变化殆尽。宋之初兴,范质、王溥犹有余憾,况其他哉!艺祖首褒韩通,次表卫融,足示意向。厥后西北疆场之臣,勇于死敌,往往无惧。真、仁之世,田锡、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唐介诸贤,以直言谠论倡于朝。于是,中外缙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 精神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道德重建。唐末五代时期,由于政权转换频繁,士大夫往往转仕几朝。宋朝禅代后周,后周一批士大夫成为宋臣。在宋初的几十年中,“贰臣”充斥朝廷。因此,当时对所谓的“贰臣”也没有什么非议。当时道德评价宽容的导向,自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 从宋初到真宗时期,在统治层,道家的“无为”思想占了主导地位。与当时为了安定政局,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关,从中央到地方,宋王朝也不得不接受和使用前朝以及过去割据政权的官吏。然而,几十年后,随着政局的安定,朝廷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提倡道家的无为之治了。因此,在道德上对“贰臣”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否定性的批判成为风潮。范仲淹等人痛感五代以来士风浇薄,道德沦丧,而以身作则,振作士风,砥砺士大夫名节。范仲淹以道家批判为中心,大声疾呼的爱名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代表了当时的新思潮。在《宋史·忠义传序》中名列于范仲淹之前的王禹偁,在太宗时代,关于名教,就已经提出了与范仲淹几乎相同的主张。不过,对五代十国人物全面进行人格甄别与道德清算的,则是欧阳修编纂的《新五代史》。因此,对冯道评价的逆转,完全是出于适应当时道德重建的需要,而冯道这个历仕四朝十一君的“长乐老”,便成了绝好的靶子。 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道德重建的努力是成功的。朱熹就曾指出:“范文正公作成忠义之风。本朝范质,人谓其好宰相,只是欠为世宗一死耳。如范质之徒却最敬冯道辈,虽苏子由议论亦未免此。宋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作成起来也。”然而,成功只是就道德重建而言,对冯道的评价,则戴上了“后现代”的有色眼镜,蒙上了太多的道德色彩,而与身处彼时彼地的冯道本色产生了相当大的距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