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东方学系沈艾娣教授(Henrietta Harrison)曾师从科大卫教授研习区域社会史。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1942》一书中,她以一位山西乡绅的日记为核心材料,描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考。这一写法与中国史学界近些年流行的微观史学、新文化史研究方法颇为契合。沈艾娣认为,微观史研究能让我们琢磨这个宏大叙事或许有不少地方需要修正,也许史家忽视了时人所经历的其他面相。 您在《梦醒子》中文版序言中说,这本书最有意义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微观史的范例,但随后又说本书并非典型的微观史,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微小的区别,该怎么理解? 沈艾娣:老实说我不记得为什么将此书视为非典型的微观史,我写作此书在很久之前了。宽泛来看,《梦醒子》是一本传记,并不是微观史。很多其他微观史关注某个事件。我想问题可能是写作此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视之为微观史。那时并没有很多史家从事微观史研究,我也并没有做微观史的特别想法。但是当中国读者读到此书,他们将此视为微观史。他们对此又特别感兴趣。当我为此书的中文版写序时,我试图将此解释为微观史,因为这是中国读者感兴趣的方面。 您说微观史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要撼动宏大叙事的整体化倾向。对您说的这种“颠覆”,能举些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沈艾娣:我认为,当你从事微观史研究的时候,你探究的是某人的人生、对某人来说究竟发生了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这让你真正关心我们所谓的宏观叙事是否恰当,或者在那个特定的语境中这些宏大叙事究竟是否言之有理,这就自然促使你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宏大叙事。作为一种写作方式,其优点在于让人深入探究发生了什么。一旦你追问这些问题,你进而会对此宏大叙事进行反思。有时,它让你琢磨这个宏大叙事或许有不少地方需要修正,也许史家忽视了时人所经历的其他面相。 如果说具体的例子,我想到了娜塔莉·戴维斯的《骗子游历记》(Trickster Travels: A Sixteenth-Century Muslim between Worlds)。此前人们认为在早期现代,人们只有单一的民族或宗教认同,这本书让人质疑此观点。因此,从一个国家看起来很简单的故事变得更复杂,让你反思民族国家历史和宗教史,我指的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尽管最近我没有读很多别的作品,但是我读了她的书。显然,《梦醒子》一书的部分意图在于反思二十世纪儒家思想,儒生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儒家思想并不是就此消亡,而是崩散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 的确如此,当时国家似乎不再支持儒家思想,但在地方层面还有不少儒家思想的因素,如阎锡山的心腹赵戴文对山西地方社会有不小的影响。 沈艾娣:国民党和阎锡山的确采纳了儒家思想的不同方面,并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运用。当我写《梦醒子》一书时,我感兴趣的是儒家思想分裂之后仍然保留在家庭伦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国家(国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及儒家思想(以商业伦理的形式)在商业行为中的功用。儒家思想在这些不同的方面独自演变。对我而言,似乎没有一个单一的儒家思想,而是在家庭、国家以及商业诸领域拥有不同的儒家思想。废科举之后,当国家不再将这些领域统和起来,儒家思想便在不同的领域崩溃。或者这不仅是儒家思想是否有影响力的问题,而是儒家思想的改变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我认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显然儒家思想在现代中国的家庭、国家以及或多或少在商业领域仍具影响力,但是儒家思想影响家庭的方式显然不同于其在国家层面的影响。科举制废除以前,政府是儒家思想强有力支持者,它将不同领域不同方式的儒家思想统和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