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沈艾娣谈微观视角下的晚清民国(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东方早报 黄晓峰 赵妍杰 参加讨论

    沈艾娣:历史上,儒家思想并不是一个事物,它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传统,就像基督教、伊斯兰教或者社会主义,所有这些大传统,因时因地而各异。因此我并不认为可以界定儒家价值。我们或许可以说刘大鹏感兴趣的或者他思想中的儒家价值大致为何。但是我确实认为二十世纪儒家思想崩解了。若细致分析,刘大鹏属于旧式、宋明理学一脉。他相信程朱理学,那是他所追求的。因此他对那些尊崇儒家思想其他解释的人多有批评,即便在他自己的时代,他也是旧式的。那时也存在对儒家思想的不同诠释。对此,我并没有成见,并不认为某种对儒家思想的解释或优或劣。对于我们更有意义或相关的是,我对刘大鹏致力于做个孝子的努力甚表同情。即便他和他的父母之间存在不小的社会鸿沟,他花了很多心思尽力做孝子、行善。即便他接受了更多的教育,与父母相比,他却已经不同,但是他仍花很多时间尝试做孝子。对此我印象颇深。
    做孝子在西方的价值系统中并不常见。当然在西方人们也会尽力做好孩子,但是在西方这并非核心价值,理解孝道的方式也不同。当然并不是说西方人没有正当的家庭价值,不赡养老人。这一说法流传较久,但是在很多方面都不是事实。然而刘大鹏在日记中每日反思自己是否为孝子的方式,我想人们很难在过去或现在的西方发现类似的现象。因为西方价值体系的大框架是基督教。基督教的价值体系之外,人们也许更强调一般性的待人友善,而不是对父母特别的孝顺。而孝道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是核心。
    西方人讲亲疏之别吗?
    沈艾娣:也不能说西方人不分亲疏。我想假如你住在今日美国,社会高度发达,人们迁徙较多。人们离开家乡并建构支持性的小社区,这些是人们自造的,也让人们意识到家庭并不一定是血缘关系,也可能是构建出来的。这也许与当代美国资本主义运作的方式有关。我并不认为西方人不分亲疏。假如你去意大利南部,你会发现人们有很强的家庭观念。但是我想说或者我仅仅想说,如果能找到刘大鹏在西方的对应人物的话,他很可能是虔诚的基督徒——刘本人很讲诚敬,试图行善。但是对于虔诚的基督徒来说,他的努力可能就不集中在父母身上,而更宽泛。西方人也可能关注父母,特别是他们与父母同居的时候,但是爱人如己可能是一般性的教导,而不是孝道。刘大鹏曾致力于孝道,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
    中西之间,国家与家庭的关系有区别吗?
    沈艾娣:发生在中国的另一个事情是孝道集中在国家层面,是否做一个好公民在中国变成了绝对的、核心的道德价值。在我看来做好公民的方式在欧洲并不如此。在欧洲很多国家,他们视民族主义为有害之物。假如你在德国,民族主义或者爱国主义被视为有害的事物。美国和中国仍致力于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看作正面的事物。这一点中美很相似。在欧洲,很多人将民族主义自身定义为消极的事物。那么,是否善待他人,无论这些人是不是家庭成员或者国家的一分子。这是巨大的差异。假如你在美国教书,这一点也会让你印象深刻。我还记得在哈佛大学讲授中国民族主义的课程,一个德国学生说民族主义是有害的,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为此非常震惊,因为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法。从德国学生的视角来说,也许他自幼接受的教育便是如此,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强调民族主义的有害性。你怎么称呼它无关紧要,它对社会仍具破坏力。中美学生都接受了完全相反的教育,认为民族主义是积极的,你必须展现对国家的忠诚。但是当你反观今日欧洲,你当然会注意到民族主义在过去几个世纪所展现的摧毁性。很多德国人倾向于认为民族主义是糟糕的事物,英国人也不会认为民族主义是积极的事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