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戴鞍钢: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创立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团结报 戴鞍钢 参加讨论

    1924年的国共首次合作,距今已是90周年。孙中山等中国国民党人之所以能排除各种阻力,坚定地选择国共合作,是因为他们自投身革命之日起,就认准目标,为了实现其救国救民的夙愿,与时俱进,攻坚克难,不断奋进。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组建,就是清晰的写照。
    救国必须革命
    1901年后,迫于内外交困,清王朝相继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很多人因此产生模糊认识,以为依靠清王朝的这些改良,也能救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批爱国者则目光如炬,不为所动,仍坚持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方针,其队伍亦不断壮大。在一些留日学生从爱国转向革命的同时,国内的革命思潮以上海为中心也在逐步发展。
    1903年,由留日归国学生邹容撰写的《革命军》一书在上海出版,章太炎则在《苏报》上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序》。邹容在书中列举许多事例,历数清朝统治者对内专制暴虐,压迫人民,对外卑躬屈膝,引狼入室的种种罪行,阐明中国已处于极其严峻的危急境地,稍有延误,就会坠入“十年灭国,百年灭种”的万劫不复的深渊。有志者必须及时奋起,“欲御外侮,先清内患”,合力推翻清朝政府,重振中华民族之国威。这些文字,明白无误地提出了反清革命的任务,这样痛快淋漓、鲜明打出革命旗号的著作,以前还从未有过,确实有着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巨大影响,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革命军》的启蒙作用,不仅表现在向人们灌输反清革命思想方面,还在于它比过去其他进步刊物更加明确、系统地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思想。它从国民的天赋权利这一观念出发,论证了旨在推翻专制制度、恢复天赋人权的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并提出了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具体方案。在邹容看来,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是革命的最高典范。强调推倒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个新国家的名字定为“中华共和国”,实行民选议会制,由议会推举总统,国民无论男女贵贱,一律享有平等权利,“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政府”,表达了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革命军》的问世,代表了近代知识分子政治觉醒的高峰。在清末民权运动中,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部分人的政治觉悟,停留在“君民共治”的思想阶段,没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他们在政治上,拥护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和。而邹容等一批知识分子,站到了时代的前列,认准民主是世界之公理,把民权的宣传及时地引向民主共和,揭示了民权运动的正确归宿。这样,爱国——救亡——维新——民权——民主共和,就成了近代知识分子政治觉醒的比较完整的过程。作为最先觉悟的先进分子,知识界政治觉醒的这一过程,亦是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主导轨迹。
    邹容和章太炎反清革命论著的公开发表,令清政府极为恼火,遂勾结租界当局查封《苏报》,逮捕了邹容和章太炎,酿成轰动一时的“《苏报》案”。后邹容死于狱中,章太炎被关押至1906年6月。《苏报》案的发生,反而使邹容等人的革命主张传播更广。短短六七年间《革命军》翻印20余次,总印数在100万册以上,对促进人们的政治觉醒产生了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后来在《杂忆》中评述:“便是悲壮淋漓的诗文,也不过是纸片上的东西,于后来的武昌起义怕没有大关系;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