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与各省有志革命的留日学生和旅日华侨70余人,在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与会者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的部分成员,并有留日学生中的其他团体和个人参加,分别来自鄂、湘、粤、桂、皖、赣、浙、陕、闽、直十省,以后相继又有江、川、晋、豫、鲁、贵、滇等省代表宣布加入同盟会。这样除甘肃当时没有留日学生外,全国内地十七省都有代表加入了同盟会。 在这次会议上,决定了“中国同盟会”的名称,简称同盟会;一致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同盟会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会议将要结束时,因与会者人多,房间狭小,会场后边的坐席不负重压,轰隆一声,忽然坍倒。孙中山目睹此景,笑着对大家幽默地说:“此乃颠覆满清,革命成功之兆”。他的风趣和机智,赢得全场一阵热烈的鼓掌欢呼。 8月13日,留日学生在东京隆重集会欢迎孙中山。这是孙中山首次在盛大的留学生集会上公开露面,也是同盟会正式成立前夕,由它的领袖向广大群众宣布其政见的重要政治活动,因而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留日学生。那年8月的东京,天气十分炎热,人们坐着不动也汗流不止,但人们还是顶着酷暑从四面八方赶来,把会场挤了个水泄不通,就连会场外边也站满了听众。在留日学生这次盛况空前的大会上,孙中山身穿一套洁白的西装,气宇轩昂,向1300多名听众发表了近2个小时的演说。 孙中山的世界眼光,对革命目标和方略的精辟见解,富有鼓动力量的雄辩口才,以及他的谦虚诚恳、平易近人和风趣幽默,都使他具有强烈的吸引人的魅力,令与会者叹服。在这个富有政治远见和激动人心的讲演中,孙中山充分估计了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热烈地号召中国人民下定决心,迎头赶上,不惜以流血为代价,以谋独立而建共和。他强调,只要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中国是大有希望的。孙中山的演说,激起全体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会场里群情激昂,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8月20日下午,同盟会在东京正式举行成立大会,到会者有100多人。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大会讨论通过了同盟会章程,确定孙中山提出的十六字纲领是同盟会的革命宗旨。会议一致推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决定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并在国内分设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国外则设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支部,国内支部以下又在各省设立分会,分别确定了各省的主盟人。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会议决定在总部设立执行、评议、司法三部,推举黄兴担任执行部庶务,相当于同盟会副总理的职务,协助孙中山主持总部的工作。最后,由黄兴提议,通过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改名《民报》。会议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大家为实现了革命的大团结而兴高采烈,众人大呼万岁而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