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珍贵的历史文物来说,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国内外的各种文件中对此都有独立的条款。虽然大家早已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现实工作仍与预定目标有较大的差距。2007年开始,历时近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中,17.7%保存状况较差,保存状况差的占8.43%,即26.13%的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差强人意,还有登记在册的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已然消失。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调查历时3年,涉及全国各地2803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1470余万件(组)馆藏文物,其中有60多个非文物系统的博物馆。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目前全国共有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显然,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总结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 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寻找原因。客观上,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难以满足文物保护的巨大需求,根据国情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保护方针,将有限的力量集中投入到最急需的方面,通过国家集中审批的文物保护项目挽救了一些濒临毁灭的重要文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实力增强,文物保护经费也有了急剧的增长,但我们仍然将大量的经费投入到有限的文物保护项目上,相当比例的保护经费并没有用到文物本体上。主观上,人们已经习惯通过重大文物保护项目来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申请不下来项目似乎就意味着无法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另外,从普遍存在的政绩观上,也使得人们更愿意将经费投入到大型项目上,以产生可观的眼球效应。 其次,从文物保护经费的分配上也能看出端倪。2012年中央财政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达到128亿元,比2011年增长30%;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41亿元,博物馆免费开放30亿元,抢救性保护性设施建设10亿元。可以发现,无论是对于馆藏文物还是不可移动文物,都缺少文物的日常维护费用这项支出。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至2003年,北京地区馆藏文物资金投入的中央财政专项经费保持不变,均为2万元;北京市的投入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2005年的平均投入约在821万元左右。然而,北京地区博物馆基数大,实际上用于博物馆藏品保护的经费仅占博物馆业务经费的5%。 第三,缺少专业文物保护人员。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文物局的调查报告显示,博物馆中文物保护人员普遍较少,在一些专题类或行业性质的博物馆中,文物修复方面的人员更为匮乏,如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馆等单位,至今没有这方面的人员。而且从事文物科技保护及修复的理工类人员所占比例普遍偏低,市级单位为40%,区县级单位为32%。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以金属文物的腐蚀为例,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氯离子引起的电化学反应,经过日积月累的循环作用,最终会导致金属本体全部腐蚀,但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阻断这种腐蚀,都可以阻止其带来的后续损害。我们也曾看到一些古建筑物顶部长出蒿草甚至是小树,试想若能在其未长成之时及时除去,则会避免日后的漏雨翻修。因此日常保养维护是许多文物长久保存的基础工作,可以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保护效果。随着历史的发展,文物数量急剧增加,2013年5月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后,国保单位已从2351处剧增至4295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较第二次文物普查结果增幅超过200%,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36001处,占登记总量的69.91%。尽管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壮大,文物保护经费在逐年增加,但若仍以现有模式靠文物保护项目则杯水车薪。 文物的日常维护保养是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也是推动由“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的必要工作。加强文物的日常维护保养,可以节约维修成本,使国家保护专项经费得到充分利用。加强重点文物的监测、评估,可以为重大文物保护专项提供扎实科学的保护依据,制定更为准确有效的保护方案。加强文物的日常保养维护档案记录,可以实时掌握全国文物的动态保存状况,为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指导方针提供充足的数据。加强文物的日常维护保养,有利于推广先进的文物科学保护技术,建立起有效实用的行业技术标准。加强文物的日常维护保养,有利于培养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文物保护行业的整体科学水平。 要健全文物的日常保养维护,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法律上为文物日常保养维护提供保障并应监督执行。《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都明确规定了相关责任人对文物保养的义务,政府文物管理机构应监督督促法规的贯彻执行,对违法者进行相应的处罚。二是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日常工作要建立健全日常保养维护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从单位负责人到实际的保护操作人员都应承担相关的日常维护责任。领导工作交接应包括文物保存状况;保管岗位应对文物定期检查;保护人员应对文物建立日常维护修复计划并遵照执行,同时应有相关日常保养维护记录档案以供核查和后续保护工作参考。三是将一定比例的文物日常保养维护经费纳入单位年度预算,并通过相应日常保养维护计划严格执行预算,为文物日常保养维护提供财政保障。四是尽早研究制定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保养维护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从保护效果上进行统一规范,使先进科学的保护技术能尽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五是培养相关的文物日常保养维护技术人员,设立相关岗位给予相应待遇。 总之,保护好祖先留下的文物将之传承下去,加强文物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必须成为今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向。文物保护工作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现阶段文物保护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文物保护政策,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手段,积极向“预防性保护为主”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