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铁川先生日前发一短文,谈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中国特有之年龄文化,深受启发。此一领域,近代学术界未能重视,确实是一种疏失。 年龄文化不仅为中国五千年精神文明所衍生,其内容之丰富复杂,可谓包罗万象,涵盖之广,难以设想,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更有密切交叉。 年龄文化亦有通俗与深奥等不同层次,例如“甘罗十二为上卿”,主要勉励少年能发奋有为,亦可成大事业。《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提倡学习贵在坚持,稍晚不妨,仍有立言、立功、立德之机会。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圣饯”,则既是谦逊,也含骄傲之一面,十分巧妙。“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则谓人之际遇,往往与当时君皇用人之年龄偏向有关,诸如此类,均属于通俗方面,比较容易发现。 管见以为年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纪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也有自然科学方面,如日照、月之盈亏等有内在联系,兹从四方面作一极简略之论述。 一、年龄与属性 中国的年龄文化和天干、地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天干,亦称十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通常用作记录先后顺序。但较复杂的顺序用十个字不够,于是再与地支的十二个字相搭配。这十二个字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此使用,就产生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个顺序的标识。 一个人活到了六十岁,便称“年已花甲”。十分有趣的是这地支十二个字,分别和十二种动物相联系了起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生于寅年,便属虎。这一风俗习惯,早在汉代便已流行了。 现以寅年为例,明代著名文学家,也是书画家的唐寅,干脆以生年的地支为名,他生于明代成化六年(1470),这年为庚寅年,属虎,所以字伯虎。他的书画负有盛名,而在民间通俗文学作品中,《唐伯虎点秋香》更是流传甚广,妇孺皆知,是苏州评弹作品中的经典之一。 也有人以天干为名的,如现代著名戏剧家,曾在延安多年,改革开放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长的张庚,生于1910年,那是庚戌年也。 十二生肖当初如何产生的,众说纷纭,虽然以鼠为首,但众人心目中,鼠为不上档次的动物,“鼠辈”等称谓,可见鄙视之程度。而龙则为传统中最尊贵之动物,故称皇帝为龙,所穿之袍为龙袍。生于龙年者往往以龙为名字。用鼠为名者,有《十五贯》中窃贼名娄阿鼠,乃艺术虚构也。 传奇作者之中,《浣纱记》系经典名著出于梁辰鱼之手,此人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辰属龙,故字伯龙。 此人之名与字与稍早之唐寅,字伯虎,如出一辙,《徐朔方集》第二卷《梁辰鱼年谱》,不知当年苏州之习俗,推定梁辰鱼生于正德十四年(1519)。 如今可以证明采取此一方式取名与字似乎无关宏旨,但对于推断历史人物亦有其不可漠视之取证作用,应该说,也是年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