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人自报年岁之原因 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为传世名篇,孔融以兄长自居,说:“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始为满,融又过二”。要以一种居高临下之势,要求曹操设法去救东吴名士“困于孙氏”的盛孝章。因为盛孝章已面临被孙权所恨,将欲杀之。 此事甚有戏剧性,曹操确实采取了行动,但并非一定出之于孔融之压力,也许有使用盛孝章之企图。但行动已迟了一步,孙权已经将盛孝章处决了。而且以兄长自居的孔融后来未能保住自身,也被曹操处决了。 唐代韩愈《祭十二郎文》提到他托孟东野带的信中写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主要是说他自己未老先衰,恐难保长寿。韩愈之所以如此未老先衰,主要原因之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因主持公道,主持正义而得罪权贵,遭到贬斥。《谏迎佛骨表》更是直接向皇帝提出尖锐批评,至于被贬到潮州,从《祭鳄鱼文》可以发现当时潮州简直可以与如今尚未开发的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流地区相似。而每次流放途中的艰苦也可从“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等诗歌中看到一二。可贵的是韩愈并未因而明哲保身,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一直为爱国忧民而坚持正义终其一生。 韩愈在其他文章中也有类似的未老先衰的感慨,但均未有消极思想流露,可谓虽悲伤仍是满怀壮志。 又如唐代开元年间民谣: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这贾家小儿并非神童,事见陈鸿《东城父老传》:“开元十三年,(贾昌)笼鸡三百,从封东岳”。此时唐玄宗李隆基因天下富饶,头脑发昏,大事封禅,作为盛典,别出心裁地把贾家小儿及其笼中之鸡也排进了仪仗行列之中。如此随心所欲地胡作非为,不久引来安史之乱,而走上逃亡之路。 李贺《开愁歌》: 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 他二十一岁应河南府试告捷,却又受人诬告,因其父名晋肃,而不能成进士。一场飞来横祸,使他从此思想上发生大的转折,追求幻想以求解脱,所以写了些前人从来不涉猎的神奇境界,写了人世间少见的牛鬼蛇神。这二十一岁写的是他转变的关键时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