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五四”批判精神 在新启蒙视野下观照,这部书充满强烈的批判反思色彩。思想史上所谓“新启蒙运动”,简单说来就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革”结束,我国思想文化界呈现活跃、多元的积极态势。“新启蒙运动”继承“五四”启蒙时代未完成的任务,继续深刻批判传统;同时,反思、清算和破除教条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的曲解。在新文化保守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继续坚守启蒙立场,完成未竟的启蒙任务,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书中随处可见对文化保守主义和新儒家思潮的批评,如《综论卷》指出,“只有正视和批判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今天和思考未来”;没必要非得从传统中挖掘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因素,“当代中国的发展路向不是‘与传统结盟’,而是‘向传统告别’”。 编者认为,思想现象和政治现象均具有弥散性,政治思想史研究既不能只关注政治现象,也不能局限于政治学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而应大力弘扬对象、学科和方法的开放性。“凡是志在有所创见的研究者都不应当被狭隘的学科意识遮蔽学术视野”,而要“善于从社会科学各个门类的研究成果及其方法中汲取知识与智慧”,在设定研究对象时宁宽勿狭,并“针对具体研究对象自身的属性与特点来确定研究的视角、思路、方法及取材范围”,以便为开放式创新研究提供广阔空间。 提出研究若干课题 编者还用心良苦地梳理了目前中国政治思想史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重大课题,并提出研究的基本方法构想,以供后学参考。如统治思想与社会普遍政治意识研究,包括统治思想与社会思潮的关系、王权主义与各种社会权威崇拜的关系、统治思想与各种民间社会文化典型的关系等。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研究,包括普遍性的政治理论与命题、政治价值及其理论依据、政治范式化的理论与观念、政治理论的结构与思维方式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包括价值系统研究、政治社会化过程研究、政治一体化问题研究、社会政治心态模式研究、政治人格研究等。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