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不懈的奋斗: 孙中山一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团结报 尚明轩 参加讨论

    “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孙中山从西方社会主义思潮中接受了哪些影响?
    按照孙中山的说法,他已经知道有关各国的社会主义派别有57种之多,研究学者有千百家,出版的研究著作也有几千种,而当时“普通人(即一般民众)对社会主义无所适从”。 1979年2月间,经宋庆龄同意,我曾在孙中山使用过的书籍中,见到多本社会主义方面的名著,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论》、麦克唐纳的《社会主义运动》等书,并且范围广泛,可以从中考察其学理的渊源。
    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诚然有不少误解,但他确实有所了解并涉猎过不少的社会主义学说,而且对各种名目的共产党、社会党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具有了自己的独创见解。比如:他对出现于社会主义初期的“均产派”所提出的“合贫富各有之资财而均分之”的主张,并不赞成,认为它虽然激烈却很粗浅,“于事理既未能行,而徒然肇壤夺变乱之祸”。他也不赞成乌托邦派,说他们都是一些悲天悯人的道德家,只寄托于子虚乌有的安乐世界,讲些“理想上的空话”,而丝毫没有提出“清灭人类的痛苦的具体办法”。应该说,这对于极“左”和无政府主义的认识是很到位的。
    相比之下,孙中山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学说,则是推崇备至,十分敬佩。他认为马克思对社会问题研究得“最透彻和最有心得”,而“马克思主义得社会主义的真髓”,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因而叫“科学社会主义。”他说:当无政府主义逞于一时这际,“厥后有德国麦克司(马克思)出,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有《资本论》一书,阐发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遂成有系统的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有所本,不复专迎合一般粗浅激烈之言论矣”,认为马克思是“社会主义中的圣人,专从科学方法去研究社会问题的解决,所著的书和发明的学说,可以说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集大成”,各国社会主义学者“都是信仰他”,“岌岌提倡马克思之学说,主张平均分配,求根本和平的解决”。
    不过,孙中山不赞成马克思“以物质为历史的中心”的观点,而认为美国学者摩里斯·威廉所称:“社会问题才是历史的中心,而社会问题又以生存为中心”,才和他的主义“若合符节”。他也不赞成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理论,主张用和平的手段去解决经济问题才是正确的。孙中山后来毕竟没有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可以说是与这种思想认识的差异有着一定的关联。
    孙中山是为救国救民而虚心向外国学习的。他力图适应世界的新潮流,而外国繁多的社会主义学派各有长短,并且中国近代社会,特别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所具有的多种经济成分,多个阶级、多种思想、多条道路并存,这种过渡社会的错综复杂特征又特别显著,犹如孙中山所深切感受到的:当时各种新思潮、新出版物“纷纷应运而出,扬葩吐艳,各投其致,社会遂蒙绝大的影响”。孙中山向来以人民全体的代表自任,这时更提出“全民政治”的政治观,更重视当时在中国有影响的一些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以便容纳广泛的主张,争取更多的人支持他的事业。他特别表明,不主张完整的资本主义道路,希望能提出一条既有民主政治,又要防止贫富两极分化的“中国式”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