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普世价值”论追求的是别一种价值(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戴立兴 参加讨论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对于在中国到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的又一次庄严宣示。由此也可以看出,“普世价值”论追求的正是别一种价值。
    基本因应之策
    从根本上批判“普世价值”论,必须树立两个方面的思想认识。
    一方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方法为指导。列宁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划分为阶级的事实,阶级统治形式改变的事实,把它作为基本的指导线索,并用这个观点去分析一切社会问题,即经济、政治、精神和宗教等等问题。”不同的利益主体之所以会有不同的价值观,是因为归根到底价值观的根源是一定的经济关系,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既然如此,把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存在之上产生出来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观念普遍化、神圣化、绝对化为适用于一切社会所有主体的“普世价值”,无疑在理论上是根本站不住的。一些人热衷鼓吹的“普世价值”观在理论上的根本错误,就是否认价值观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既然拒绝对一定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分析,就不可避免地走到迷恋超历史、超阶级的所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方面去。
    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个“软肋”,就是广泛地存在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即一些人在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的同时,走向另一个极端——“阶级斗争熄灭论”,对于我国“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的客观事实,他们熟视无睹;对于当今世界整体上还是阶级社会,他们不以为然。因此,一些人极力回避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其实,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我们观察国内外与阶级斗争有关的复杂社会现象的“钥匙”和“指导线索”;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在世界各国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完全消灭以前,是不可能“过时”和失效的,而必须结合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和不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