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里长堤”的兴修过程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直隶大水,原有堤防“多漫决坍颓”[4]18,康熙帝命河道总督王新命会同直隶巡抚于成龙治理畿辅水利。由于是朝廷发帑兴筑,故定名“钦堤”[5]。此次河堤兴修主要是将明代及清初互不统属的河堤“连接一气”,并加固维护。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王新命上奏云:“该臣等议得自雄县、新安、清苑、安州、高阳、任邱、保定、霸州、文安、大城、河间十一州县共隄长十三万八千丈零计七百六十六里,诚如圣训,惟坚固堵御者也。”[6]376首次兴修的河堤涉及大清河中游南岸与子牙河西堤,并不涉及献县臧家桥。此外,钦堤还经过保定府西淀南岸,至顺天府东淀西岸而止。康熙三十九年,朝廷又修河间府境内的滹沱子牙河堤,兼具官堤与民埝。这次兴修以献县臧家桥为中点,主要分布在河间府境内献县、河间二县。至康熙四十七年,地方又在河间县子牙河东岸筑民堤。至此,滹沱河北支,上自完固口、下至子牙镇已全部筑堤。 自康熙大兴堤工后,“隄固河平,民享利乐者二十余载”[4]18“毫无冲决之患”[7]。但雍正三年(1725年)“大水漫决尤甚,存者亦大半残缺”[4]18。次年,雍正帝命怡贤亲王兴修畿南水利,将堤堰加厚增高。至雍正《畿辅通志》记述,雍正十年(1732年),大堤附近情况为“迄今六载,高下丰稔,濒河近淀州县井闾皆歌乐土焉”[10]。乾隆二年(1737年)由“钦堤”改名“千里长堤”,这也是“千里长堤”命名的由来。在改名之前,朝廷对钦堤先进行了加高培厚的工作,由康熙时期的“顶宽一丈五尺至二丈,底宽五六丈,高九尺至一丈”[5],扩增至“底宽八丈,顶宽二丈,高一丈,作坦坡形”[5]。此后乾隆十年(1745年)又筑格淀堤,自大城县庄儿头,历静海县达天津县西沽[8]。格淀堤为淀中筑堤,迫使子牙河转道东行,单独入海。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皇帝亲阅清河河工,发现千里长堤东端节点三滩里至格淀堤西端节点庄儿头并无筑堤,遂下谕旨云: 本日朕阅看子牙河,特命阿里衮分道往勘,据称无隄处所东西约长十余里,其中间有民修隄埝,被水冲缺数处。每当雨水过多之年,村民一二千户,地亩千余顷,常被水患。村民见有钦差前往踏勘筑隄,无不欢欣踊跃,佥云从此子子孙孙皆可永远霑恩,且隄内之地亦可尽成膏腴,实于居民有益等语。从前修筑格淀隄原为捍卫村民,今三滩里至庄儿头十余里独无隄岸以资保障,村民未免向隅。著交与方观承再行详悉,相度接筑长隄,即敷实估计,妥议具奏。[9]574-575 乾隆帝下旨,命直隶总督方观承等将文安县境内千里长堤与格淀堤相连,归属“千里长堤”,堤段名为新格淀堤,而将乾隆十年所筑之格淀堤改称旧格淀堤[4]10。至此,“千里长堤”基本成型,其所经地域为顺天、保定、河间、天津四府,有清苑(今清苑县)、高阳(今高阳县)、安州(今安新县安州镇)、新安(今安新县)、雄县(今雄县)、献县(今献县)、河间(今河间市)、任邱(今任丘市)、大城(今大城县)、文安(今文安县)、保定(今文安县新镇镇)、天津(今天津市)12州县。千里堤绕行河湖有潴龙河下游;滹沱河、子牙河下游;大清河干流与东、西二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