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沿着这样叙述逻辑,本书提出了中国应成为新领导型国家的使命。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中国梦”是一个极具民族凝聚力的口号,需要加以具体化,给予很好的定位。本书围绕着如何建设新领导型国家对“中国梦”做了很好的解读,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也有不少新的见解。 第一,基于对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及未来走势的研判,作者提出中国成为新领导型国家并不是取美国和西方国家而代之的零和博弈,而是主张共同领导、走出霸权体制,开创新的领导模式、领导风范和领导准则,因为世界已经进入“去单极化”的时代,所谓“美国之后,再无帝国”。作者还指出领导型国家应该是一个国家群体,中国只是世界多个领导性力量中的一个,不排斥其他国家也扮演全球领导角色,所以不仅要学会与美国打交道,还要善于与欧洲以及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做“同事”。作者关于中国成为新领导型国家的这番界定无疑与“霸权”划清了界限,也有利于消除一些国家对“中国威胁论”的疑虑。 第二,中国如何扮演领导型国家的角色,涉及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这是世界各国特别关注的问题。作者从中国拥有的五种身份(有自身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地缘上的亚洲国家、非西方后发经济体、大国群体的组成成员、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出发,提出中国作为新领导型国家在当今国际体系中应起的作用:(1)从地缘环境说,作为亚洲国家,中国的领导作用和国际责任首先还是要在邻近的国际场域展开;(2)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在第三世界的范围内承担更大的责任;(3)作为大国体系中的一员,需要扮演一般性大国的角色,在联合国安理会或其他国际组织框架内与其他大国协调共处,捍卫国际正义,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4)作为全球性国家,中国需要广泛参与全球事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样化的领域发挥领导作用,维护全球和平安宁,促进普遍性的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由于中国所具有的多元国际身份,还应该成为“两个世界”的协调者,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之间起到中间人的作用,平衡两者间不同的主张与需求。 第三,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如何处理与守成大国美国的关系,这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一对双边关系。目前在西方国家的舆论场中,中国的兴起被描述成“规则破坏者”,打破了以往的国际平衡,以至美国一再嚷嚷着要进行亚太再平衡。本书作者认为,在今天的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而这恰恰是守成大国造成的。比如,守成大国负担国际责任的能力已大大降低、行为也大为减少,但仍死守对世界经济、政治事务的主宰,并意图寻求绝对安全;而新兴国家对国际事务担责日多,国际授权却未见增长,却仍备受传统强国的非难。又如,当守成大国声称要维护国际规则的时候,恰恰是它们,现在成了既有秩序的破坏者。2014年乌克兰局势的恶化和近年来南海争端的加剧,都与守成大国的煽风点火密切相关。作者进而指出,今天国际社会存在的不平衡需要破解,而所谓破解,并不是要去颠覆和取代,而是进行改革;破解不平衡主要是做加法而非减法,不是寻求新兴大国取守成大国而代之,而是新兴大国要把守成大国不能负责的那些责任部分地承担起来,与此同时,守成大国该放弃的部分权力就要放弃。作者认为,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领导作用要兼顾伦理主义与历史主义,对既有规则、秩序与守成国家的权势,要在维护与反对中取得平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