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中国古代天文学不是伪科学(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童调生 参加讨论

    
    继承传统科学优秀成果
    关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争论,迄今已历时百年之久。这种争论的缘起,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我们知道,20世纪初的不少有识之士为改造旧中国而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并将中国古代设为批判的目标,在此背景下不少学者遂提出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观点。这方面的代表,至少有任鸿隽的《说中国无科学的原因》、冯友兰的《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以及竺可桢的《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等文章。应该说,这些观点体现了当时的进步学者(尤其是自然科学家)试图与中国旧文化彻底决裂并对之加以批判的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确起到了振聋发聩、唤醒民众的作用。
    不过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的空前提升,我们对传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成就)的认识也应更加全面和客观。这项工作,不仅牵扯到能否还历史以真实面目,更涉及民族自信心问题。如果科学史的真相茫昧不明甚至虚假扭曲,就很可能导致文化上的虚无主义。如果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科学的土壤,那么怎样解释其中闪耀的科学思想光辉?
    20世纪前半期的学者为解决这个“匪夷所思”的“难题”,甚至将其源头追溯至其他国家。比如梁启超、胡怀琛就曾推论《墨经》中的逻辑学源于印度的“因明”思想,方授楚甚至断言:“印度科学之发达,自有其相当之原因。古中国则何如哉?中国古代生活简单,工艺制造甚为拙陋,无可讳言也。墨子以前,既未有科学,墨子自身亦无所需要,忽然发明,殊非事理所宜有,故疑其来自印度也。”这种对古代科学的怀疑,无疑是极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值得今人认真反思。
    时至今日,我们的科学创新在努力汲取西方成就的同时,是继续诋毁和否认中国传统科学的智慧,还是承认和继承发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讨论至此,我想对于这个长期以来困扰科学史界的问题,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换言之,对待历史需要实事求是的理性科学精神,对待中国古代科学的不足之处应该研究和批判,但不要在泼掉脏水的同时倒掉了孩子。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