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唯物史观与“新史学”的演进(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东方论坛》2015年第4期 刘永祥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余沈.经验主义的、观念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经济论[J].读书杂志,1933,(3):497-547.
    [2]吴西岑.机械的唯物论与布哈林[J].动力,1930,(1):33-55.
    [3]吕思勉.自述[A].吕思勉遗文集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周谷城.我是怎样研究起史学来的[J].文史知识,1983,(10):8-13.
    [5]周予同.周予同自传[J].晋阳学刊,1981,(1):88-91.
    [6]萧一山.史学之研究[M].(注:此文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阅览室,出处不详,文末标注写作日期为1922年1月10日)
    [7]萧一山.清代通史·第二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J].新青年,1920,(4):25-30.
    [9]吕思勉.白话本国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李永圻.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M].俞振基.蒿庐问学记[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1]吕思勉.史籍与史学[A].吕著史学与史籍[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萧一山.清代通史·第一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张荫麟.传统历史哲学之总结算[J].国风半月刊,1933,(1):1-15.
    [14]杨鸿烈.史地新论[M].上海:晨报社出版部,1924.
    [15]杨鸿烈.史学通论[M].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民国丛书·第二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
    [16]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M].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
    [1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
    [18]张荫麟.中国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9]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所资料室,1980.
    [20]萧一山.非宇馆文存·卷一[M].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21]杨鸿烈.历史研究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22]周予同.汉学与宋学[M].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C].(增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3]周谷城.世界通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4]吕思勉.历史研究法[A].吕著史学与史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5]吕思勉.史学上的两条大路[C].吕思勉遗文集: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6]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7]周谷城.中国通史[M].上海:开明书店,193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