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史坛,一批学者顺应“社会科学治史”的国际史学潮流,以社会经济史为研究重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科学派”。这批学者的代表即清华学人。清华学人是“社会科学派”的中坚力量,是“社会科学治史”方法的践行者。清华学人积极倡导“社会科学治史”的学术理念、组织学术团体、致力于会通人才的培养,在近代史学社会科学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学术群体,这批清华学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术流派,不仅特点鲜明,而且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清华大学一直秉持的通才培养、自由开放的育人理念是会通人才成长的重要保障,而与美国学界保持密切联系则是关键的学源优势,这是清华学人在当时能够引领学术潮流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社会科学派/清华学人/梁启超/史学研究会/蒋廷黻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史坛,众多史学流派升降消长、曲折嬗变,引领着史学风气的转移,推动着史坛格局的变动,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学术史图景。在这半个世纪史学史的相关叙述中,不同的学者对各方史家、流派的评价颇为悬殊,其绘制的史学版图也是面目各异①。比较而言,一些分析框架和叙事线索的确有利于把握史学的发展大势,如依照各流派对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将史学发展梳理成“史料派”和“史观派”的冲突与对抗②;依照传统史学回应时代挑战的不同态度,将史学发展分为“批判与变革”和“温情与敬意”的两种路向等③。这些分析和论述都极有新意,给人启发。然而,“用条理太过分明的派分法看待学术史”,不免会“牺牲了大量错综复杂的事实”④。其实,有一派学人完全超越了上文所言的史观与史料的界限,他们兼顾“国际潮流”与“中国情怀”,形成了一个执两用中、独具特色的史学流派。该流派曾被视为“史料派”与“史观派”夹缝中的“会通派”⑤,这批学人治学最大的特色是以社会经济史为研究重心,参与“社会科学治史”⑥的国际潮流,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解释整个历史,采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史料、归纳史实,因此称这派学人为“社会科学派”似更准确⑦。 “社会科学派”滥觞于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人发起的“新史学”运动,他们是“社会科学治史”的首倡者。“新史学”运动强调历史学必须兼采社会科学的理论,鼓吹“无史学,则一切科学不能成,无一切科学,则史学也不能立”⑧。在“新史学”运动的推动下,“史学与社会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的趋势已经发端,跨学科研究之先路已开”⑨。梁启超在1904年写成《中国国债史》一书,这标志着现代中国经济史学在中国的诞生⑩。在二三十年代之交,中国史学界开始出现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史的专著,比如陶希圣的《两汉经济史》、《中国封建社会史》等。然而,总的来看,当时的“新史学”依然重政治而轻学术,多倡导而寡践行。中国史坛将“社会科学治史”理念切实运用到史学研究中的时机也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科学治史”的真正勃兴,要等到20世纪30年代《食货》杂志和《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后更名为《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等社会经济史研究刊物的创立。这批刊物上发表的大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昭示着“社会科学派”学人开始超越“史观与史料两级对立的僵局,臻于融会理论与材料的新境界”(11)。令人惋惜的是,就在“社会科学派”蓬勃发展之际,残酷的战争和政权的更迭阻断了“社会科学治史”学脉的延续。“社会科学派”在1949年后的近30年间,似有似无,虽然在某些地方能够始终保持弦歌不辍,但并没有多少实际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科学派”重新步入繁荣发展时期,傅衣凌、吴承明、李伯重等学者都在其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傅氏承上更多,吴氏偏重启下,李伯重则在承继他们的学术理念基础上,视野更加开阔,成果更加坚实。可以这么说,李伯重既秉承了傅衣凌、吴承明等先生的治学传统,又兼容了当代欧美经济史研究的优长,是新时期清华“社会科学治史”的代表人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