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6)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仲伟民 张铭雨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参见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是如何被叙述的:对学术史书写客观性的一种探讨》,《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②参见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学林》,第4辑,1941年2月,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载《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2年版;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参见王家范:《走向世界与中国情怀:“中国史”世纪学术回顾》,《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王汎森:《钱穆与民国学风》,王汎森:《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4页。
    ⑤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⑥“社会科学治史”的概念在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贺照田:《从殷海光晚年史学思想的转变看社会科学治史思路的限度》(《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等专著和论文中曾多次使用。
    ⑦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派”主要是指这批学人的治学方法比较一致,是为了方便进行学术史的总结和归纳,类似学者惯用的“史观派”与“史料派”之提法。
    ⑧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76页。
    ⑨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第25页。
    ⑩参见赵德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回顾与启示》,原发布于《中南经济史论坛》,转引自http://jyw.znufe.edu.cn/pub/znjjsh/xxyd/sxglyjjsxs/t20051223_1384.htm。
    (11)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第96页。
    (12)参见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目录第1-2页。
    (13)梁启超:《新史学》,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1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17、218页。
    (1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16)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5页。
    (17)参见陈丰:《不谋而合:“年鉴派”和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读书》,1993年第12期。
    (18)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第5、43页。
    (19)梁启超:《新史学》,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第287页。
    (20)夏鼐:《我所知道的史学家吴晗同志》,《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21)史学研究会中的吴晗、汤象龙、夏鼐、梁方仲、谷霁光、朱庆永、孙毓棠、张荫麟皆为清华毕业生。参见方志远:《谷霁光先生的学术经历与学术个性》,《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22)参见龙登高:《商品经济、土地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史——李埏教授治学专访》,《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3)参见《汤象龙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3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页。
    (24)夏鼐:《我所知道的史学家吴晗同志》,《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25)参见李伯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200页。
    (26)参见刘方健:《汤象龙百年追思会综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27)崔国华:《沉痛悼念汤象龙教授》,《经济学家》,1998年第3期。
    (28)汤象龙:《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一点认识》,《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29)汤象龙:《道光时期的银贵问题》,《社会科学杂志》,1930年第1卷第3期。
    (30)此文发表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3年第2卷第1期。
    (31)此文发表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5年第3卷第1期。
    (32)汤象龙:《中国近代海关税收与分配统计(1861-1911)》,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33)参见黄启臣:《纪念梁方仲教授学术讨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34)此文发表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5年第3卷第1期。
    (35)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6)李埏:《张荫麟先生传》,《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3期。
    (37)张荫麟:《中国史纲》,重庆:青年书店,1941年版。
    (38)此文发表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9年第6卷第1期。
    (39)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第210页。
    (40)参见刘龙心:《学科体制与近代中国史学的建立》,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桑兵:《教学需求与学风转变——近代大学史学教育的社会科学化》,《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41)《朱逷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京大学日刊》,1116号,1922年11月24日。
    (42)朱希祖:《新史学·序》,鲁滨孙著,何炳松译:《新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又见何炳松著,刘寅生等编:《何炳松文集》,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22页。
    (43)参见尚小明:《抗战前北大史学系的课程变革》,《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44)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66页。
    (45)蒋廷黻:《历史学系概况》,《清华周刊》,第41卷,第23-24期“向导专号”,1941年9月1日,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6-338页。
    (46)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47)参见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1-82页。
    (48)忻平:《治史须重考据,科学人文并重——南加利福尼亚州何炳棣教授访问记》,《史学理论研究》,1977年第1期。
    (49)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62页。
    (50)参见梁晨:《从朱延丰出国案看蒋廷黻对清华历史学系之改造》,《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51)参见《文学院历史学系学程一览》(民国二十五年至民国二十六年),《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338-348页;西南联大时期的选课制度则更为灵活,参见李埏:《西南联大的选课制及其影响》,《云南高教研究》,1995年第4期。
    (52)刘崇鋐:《历史学系概况》,《清华周刊向导专号》,1936年6月27日,第14页。
    (53)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70页。
    (54)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356页。
    (55)参见唐德刚:《当代中国史学的三大主流——在中国留学生历史学会成立会上的讲辞原稿》,《史学与红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56)李埏:《西南联大的选课制及其影响》,《云南高教研究》,1995年第4期。
    (57)杨联陞跨系选修了多门文史课程,如朱自清的国文、雷海宗的秦汉史、陈寅恪的隋唐史、陶希圣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张荫麟的学术史等。参见刘秀俊:《“训诂治史”的会通之学——杨联陞与“清华学派”》,《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58)梁方仲192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农学系,1927年转西洋文学系,1928年转经济系;何炳棣1934年于山东大学化学系转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后转入历史学系;吴承明1934年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后转入经济系,1936年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59)关于清华大学的转系制度,我们将专门撰写文章。
    (60)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自序,第2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