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昌:对“崤函”的较早记载,可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肴,通崤或殽。自苏秦后,“崤函”这一概念屡见于后世史籍,如《战国策书录》《史记》《蜀都赋》等。可见自战国开始,“崤函”已成为具有特定含义的通用名词,为后世习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文献中提到的“崤函”指涉哪些含义? 李久昌:仔细考察古人对“崤函”的运用,其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有关塞交通地名和区域地理概念的区别。 狭义的“崤函”,是关塞交通地名,崤即崤山,函即秦函谷关,是二者的合称或连称。崤函的合称或连称,较客观地道出了崤山至函谷之间东西相接、关山相倚、关塞交错、相辅相成的交通地理特征,即“崤函重险”、“崤函之险”。这一说法隐含有“崤函”是在特定交通史阶段形成的具有较明确指向的交通线路,即穿越崤山、函谷关,东出中原道路的寓意。 广义的“崤函”,是由关塞交通地名发展为区域地理概念,这既缘于崤函两地地理上的密切关系,也是秦汉以来天下一统形势的必然。左思《蜀都赋》:“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北魏孝文帝讲:“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王胄诗:“河洛称朝市,崤函实奥区。”从以上文献记载不难看出,“帝皇(宅)”被崤函限定,“王里”被河洛限定。“河洛”一词指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洛河共同流经的地区。而“崤函”与“河洛”相对,可见在古人眼里,“崤函”已同样具有了地理区域概念的意义。关于“崤函”区域的范围,后世学者主要从崤函交通线路立论,如顾祖禹、顾栋高认为,崤函地域是以崤函古道涉及区域为范围。古人将此范围地域称之为“崤函”,正是对其山峰险陡、深谷如函、关山相倚、关塞结合的地理形势的形象表达。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代学者明确将这条横贯东西的古代道路称之为“崤函古道”,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李久昌:一条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路的命名也往往以此为依据。古人关于崤函的多种含义表达也深谙崤函区域的地理特征。从地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崤函地区呈走廊状,以崤函古道穿越的地理空间为范围,以豫西山地和黄河谷地大体呈西南—东北、西北—东南走向的山川为其自然地理基础,故崤函地区是呈西南—东北斜向,自然地形因黄河谷地呈东西敞口,南北以中条山、熊耳山为其屏障,东西长约200多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其平面形式呈东西长、南北窄的“带状”走廊形区域。 自先秦以来,在黄河三门峡河段南岸崤山之中,有一条连接关中平原和洛阳盆地之间的东西向交通大道,古人虽然一直没有给予这条古道概括性名称,但以古道上东西两个控制性关塞的名称,即崤函连称之,可以从交通地理角度概括出崤山至函谷之间东西相接、关山相倚、关塞交错、相辅相成的特征,并将这个概念的含义延伸到这条古道的沿线地区,把它概括为崤函区域。这为我们将这条古道明确命名为“崤函古道”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