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会转型和大众文化需求趋向多样化,传统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某些特点反成为制约自身发展的软肋。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素来为大众所喜爱。但随着社会文化急速变化,一方面,大众文化消费方式趋向多样化,对舞台表演艺术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影视等大众传媒挑战舞台表演艺术的主导地位,舞台艺术消费方式也从单一剧场消费向电视、网络等扩展。另一方面,人们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发生变化,形式内容都很朴素的传统民族文化还未能适应时代发展。一是形式单一。歌舞类作品居多,经典著作和影视剧较少,在文化市场上号召力不足;虽不乏史诗性作品,但曲高和寡,受众有限,在文化市场中体量过小。二是同质化现象普遍。许多民族歌舞作品还是着力描绘先民们的生产生活,主题简单、内容手法雷同。在观众眼里,一些少数民族作品除服装动作外大同小异,缺乏新意和吸引力。三是碎片化、不集中。在文化“走出去”中属于薄弱环节。四是精品不多,深度不够。不少作品缺乏打磨和雕琢,质朴有余,内涵不够。五是缺乏时代性。关注文化差异性多,挖掘共同性少。主题和内涵现实性不够突出,反映民族团结重大主题和题材的剧目过少。总之,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需要在坚守中与时俱进,艺术性、思想性都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中提高。 (五)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分类指导还待深化落实,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严重制约民族文化艺术发展。文化体制改革还待全面深化。分类指导和政府扶持的结构方式还需完善。对于中央民族歌舞团等公益性艺术院团定位模糊,保障不力,重点扶持不够。属于相对小众的民族歌舞剧目收回成本较难,新剧创作更难,“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情况不在少数。许多民族艺术院团的创作生产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激励和推广机制还未能适应市场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有时迫于生存曲意迎合,脱离民族和地方特色。有的低俗媚俗、格调不高、质量低下。由于产权制度缺陷,民族文化艺术成果常常被大众传媒无偿或“廉价”使用,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优秀人才缺乏的问题更加突出。从业人员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后继乏人,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能力不足。以地方民族艺术院团为例,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不少院团负责人、艺术总监、编导、演员不是专业艺术院校毕业,没有接受过严格的、正规的专业训练。平均文化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专业水平、创新能力。从一年一度的全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作品展演的情况看,一些民族民间文化、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一批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六)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面临挑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多年来,国家民委持续实施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等举措成效显著。但无奈历史欠账过多,加之国家政策法令在一些地方落实不力,一些地方现实情况未见乐观。《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12)指出,“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失传、断裂、碎片化和遗产化的危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发中急功近利、无序开发的现象比较突出”。民族文化遗产破坏比较普遍,保护支持政策不足,一些地方人为损毁的态势尚未得到遏制。尤其是大拆大建导致开发性破坏,导致该保的没有保住,新的建设又忽略原有传统和生态风貌,模式呆板、千楼一面,不伦不类。民族文化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城市化进程和资源开发而急剧改变,一些世居少数民族失去了传统文化生活方式赖以传承的环境。曾几何时,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奔向城市,许多宝贵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器乐和工艺处于濒危,几百上千年形成的、承载着各民族文化认同和精神依归的传统文化亟待抢救、传承和弘扬。在许多民族地区,尤其是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的“空巢”村落,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是一个瓶颈问题,还存在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当地历史沿袭下来的公共生活空间“两张皮”的现象。 (七)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喜忧参半的境况。随着各种流行文化、都市文化的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活结构和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每个民族和民族地区都面临两难的选择:既要保留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又要搭上现代化的快车,吸收其他先进文化。没有传承,民族文化就会断裂;没有吸收借鉴,就会落伍。民族文化保护与创新既是两难,也属必然。毋庸讳言,一些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在市场冲击之下急剧“断裂”,变成迎合娱乐潮流的不伦不类的“新产品”。一些区域性极强的院团、“市场”原本就极其有限的剧种难免首当其冲。少数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尚未充分,一些急功近利的开发又加剧了破坏与流失。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少数民族文化所处的境地,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遭受着愈来愈严重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也不能幸免弱化、异化、俗化的问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流失,直接威胁着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影响着少数民族群众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发生变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变迁也是其自身更新、创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八)在高度关注民族地区发展的同时,“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也影响民族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传统发展模式往往容易忽视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忽略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物质力量的运用强一些,精神力量的运用弱一些”。国家层面第一个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十一五”时期才开始制定。一些地方不重视民族文化,指导无方,发展无序。一些地方以GDP思维指导民族文化艺术,听任文化市场不良倾向肆意扩张。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只是“搭台”。一些地区出于发展旅游文化的考虑,刻意建构甚至杜撰民族历史,发掘神秘玄虚的所谓“族源”和文化,而对历史上各民族的联系、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却鲜有提及。一些少数民族题材专项,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于民族文化的格外关心。但具体操作如果不能体现开放包容、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路,也会形成人为区隔和两个话语系统,使观众在日常文化生活中无法感受到“我们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人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了解甚少。了解少就会不明白,不明白就会想当然,想当然就会有偏见。产生心理隔膜、感情疏离也就在意料之内。形成民族隔阂的复杂原因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