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你们中国人要到我们这里来研究你们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外国学者的这番话,深深刺痛了中国学者的心。 盲目推向市场,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了碎片,工业文明给主要植根农耕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致命一击……如何保护,怎样传承?近日在湖北长阳召开的“2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发出警示,“急功近利地进行非遗保护,势必糟蹋其本质,加快珍贵文化的消亡速度。” 旅游开发,“文化变成浮在生活表面的几滴油珠” 9月下旬,贵州省斥资3亿多元改造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完成了道路建设、民族古街改造、观景台等20多个重点项目。对世界最大苗寨如此大动作的改造,引起各界争议。比较强烈的一个批评声音称,政府过度的干涉性开发,伤害这个民族文化的存在基础;旅游开发必须要分清哪些文化可以向游人展示,而不能盲目地牺牲民族文化,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第一目的。 事实上,近年,我国许多地方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将其当作旅游资源来开发是较普遍的方式,不少非遗项目为了迎合市场而“变味”,陷入“商业化”误区。在这次“2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举出的诸多实例,令人痛心。 以民歌为例,许多文化工作者花大力气去寻找民间歌手,记录他们原生态的歌曲和唱腔,结果凡是唱得好的民歌手都进了旅游区,几年以后不断异化,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形式最后与实际生活距离越来越远。 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民间文艺学家刘守华教授上世纪80年代曾亲历过广西“三月三”的民歌会,在山间地头,年轻的男女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两边情歌对唱,此起彼伏,让他至今记忆犹新。而今年刘守华再赴当地考察时发现,民歌会已经成了文艺表演,豪华舞台、大腕演员,而“群众性再也看不到了,文化变成浮在生活表面的几滴油珠”。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松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多是贫困地区,这些地方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大量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开发成旅游产品。 “保护工作还不够完善时,就将其盲目推向市场进行开发利用,实际上是等于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各取所需,这无疑违背了保护的初衷。”刘守华教授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