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平维彬: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观的历史嬗变(4)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中国民族报 平维彬 参加讨论

    三、近代民族国家建构初期的中华民族观
    大一统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支撑中国这样一个古代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国家向现代主权国家转变的理论基础和伟大传统。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入侵中国的同时,也将民族主义思潮带到了中国。在传统的王朝国家模式向现代民族国家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逐渐提出了既有别于中国古代王朝国家,又区分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观,即中华民族观。
    梁启超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认为:“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杨度是晚清著名的立宪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华民族”一词的早期使用者。1907年,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中论述了中华民族与汉、满、蒙、回、藏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中国自古有一文化较高、人数较多之民族在其国中,自命其国曰中国,自命其民族曰中华。中国之在今日世界,汉、满、蒙、回、藏之土地,不可失其一部,汉、满、蒙、回、藏之人民,不可失其一种,但可合五为一,而不可分一为五。”杨度认为,中国一直存在着一个民族整体即“中华”,而且这一民族整体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杨度的“五族合一”理念初步具备了近代中华民族观的基本内涵,并成为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孙中山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其民族观经历了由最初的“排满论”到“五族共和论”再到“国族建构论”的转变历程。20世纪初,晚清腐朽的封建专制成为中国历史前进的最大障碍。革命派为了鼓动民众的革命情绪,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口号。辛亥革命胜利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目标得以实现,孙中山继而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民族主义新内涵。1912年,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孙中山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一。”然而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很难得以实现,并且除汉、满、蒙、回、藏这5个民族之外,中国还有其他民族的存在,“五族共和”并不能代表国内所有的民族。孙中山游历欧美诸国之后,提出了以民族熔炉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国族建构论”。他主张“汉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孙中山的中华民族观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其民族思想的转变也反映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国家建构初期的大体发展历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