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赖斌(1975- ),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四川 成都 610041 杨丽娟(1978- ),女,四川成都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四川 成都 610223 李凌峰(1977- ),男,四川营山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四川 成都 610041 内容提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最吸引人的是特色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以民宿旅游经济为依托的旅游小城镇已经成为当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热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文章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民宿特色旅游村镇是开展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在对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在优化精准旅游扶贫环境建设和受益机制方面的做法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精准扶贫的少数民族地区民宿特色旅游村镇三条建设路径,即产业路径、组织路径和获益路径。最后,强调要发挥政府、社区组织、贫困户和帮扶者四个主体的能动作用。 关 键 词:旅游管理/旅游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民宿旅游/民族地区特色村镇 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民宿旅游与文化交往实证研究”(14BMZ071)、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课题高层次人才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少数民族民宿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研究”(15CZY48)阶段性成果。 民宿也被称作家庭旅馆、民居客栈等,是依靠特色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并结合农业、农事生产活动,吸引游客住宿的居民现有的闲置房屋。民宿旅游的前身起源于欧洲的乡村旅舍,多为仅提供住宿和早餐的B&B(Bed & Breakfast)。[1]民宿一词来源于日语“Minshuku”,蓬勃于台湾地区,其初级阶段就是中国大陆的“农家乐”、“渔家乐”。民宿是台湾旅游业创新的缩影,并具有独特吸引力、多元创意产品和空间聚集的发展特性。[2]可见,民宿不单单是提供民居住宿的物理空间,而是具有旅游体验性质的服务产品。再从业态层面来看,民宿旅游业是以民居住宿为核心产品,通过挖掘当地文化,创意建筑空间,增强旅游服务功能,所构建的具有乡土文化体验特色的旅游业态。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是集特色民族文化和住宿家居功能的生活场所,极具旅游体验价值。鄢杰(2004)断言民居接待产业化是基于民族地区丰富的民居资源优势和广大农村农牧民的贫困问题而提出的。[3]我国台湾地区的“阿里山实践”给出从民居到民宿,再到民宿旅游业的演化缩影,当地邹族等少数民族民居在20世纪80年代初,原作为旅游旺季时的住宿补充,逐步发展为民居住宿业。由于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并成为旅游吸引物以后,才真正开启了民宿旅游业的时代,同时也成为改善山区少数民族原住民的生活而发展起来的旅游扶贫产业。 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是有形资产(如自然山水、农田、传统建筑等)和无形资产(如村寨历史、聚落文化和传说逸事等)的综合体。[4]少数民族民宿最吸引人的是特色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可以通过居住空间、衣食住行、劳动工作、社交活动等生活维度呈现。然而单一的民宿个体不可能包含民宿旅游业态所承载的内容,对少数民族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是有限的。所以,围绕当地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将不同主题的个体民宿在某个村镇或村寨集群化发展,建设以民宿旅游经济为依托的旅游小城镇事实上已经成为当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热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正处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5]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宿旅游独具地方民俗特色,将民宿特色旅游村镇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