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发展的新时期,历史研究领域成绩显著,思想活跃,研究深入,成果丰硕。但在如何对待历史等重大问题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中之一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近些年来,诸多学者们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渊源、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历史演变、主要观点、具体表现、实质危害与克服方法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系统、全面的论述,但还需进一步“有理有据”的深入分析。所谓“有理”就是深化对相关概念在学理上的分析;所谓“有据”就是强化对实际客观历史的分析,而避免仅仅从概念到概念的批评与批判。 无可否认,历史虚无主义带有明显的政治诉求。但在现实生活和具体的学术研究中,我们不能将学术问题与非学术问题混为一谈。对学术问题和非学术问题,还是应当有所区分,不能将二者混淆。对非学术性问题需要坚守党性原则,符合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要求,并由非学术领域的方式方法解决。而对学术问题,当然放在学术领域内以学术的方式来解决。对待正常的学术问题与学术争论,对不同派别的纯学术性观点与思潮,都应抱着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具体学术问题自由讨论,自由争鸣。同时,不能把学术的创新和不同的观点简单地归结为历史虚无主义,这也有一个辨明学术和认真区分的问题。对如何抵制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或许以下几点是有益的尝试。 (一)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在这方面,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但在具体学术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能把唯物史观教条化。历史研究中的教条化或教条主义曾给史学研究造成严重危害,这方面的教训应吸取。目前,反对将唯物史观教条化,强调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积极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西方学术的进步观点,已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1] (二)坚守学术规范和学术规则。我们对学术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不论是对历史的叙述还是解释,都必须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规则,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与抵制也是如此。学术规则主要体现在:其一,遵从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规范。其二,以史学界普遍确证的史实为根据,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没有“确证”的材料不说话。其三,回归具体的世界历史或中国历史的客观本体,及其相关具体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以论代史”,避免空洞的所谓“理论”、“概念”的争论,而是阐明人物、事件等具体的历史事实,及其背后的本质。 (三)坚持多元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人在山中,视野有限,所处位置与观察角度不同,所得印象和看法也就不同,而且只能是一个局部,难免片面。其实,对历史的认识也往往如此。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片面、静止地看问题,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当然不会对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全面而深入。历史研究是多样性的、多方位的、全息的、立体的,因而认识历史的理论和方法也必然是多样性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善于针对不同的认识对象,综合运用合适的方法认识、研究问题,彻底打破片面的、单一的认识方法。跨学科研究反映了历史自身的多面性和当代科学发展综合化的趋势,为深入认识历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借鉴和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手段,成为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从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分析问题,更能深刻地看待和解决问题,也更有利于从学理上抵制与驳斥历史虚无主义。 (五)从历史“真实”的不同层面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者忽视历史的真实性,否定历史事实,这就使其研究历史的“基础”或“根基”不稳,或其前提本身就存在问题。 历史一般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人类过经历过的客观过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客观历史;一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史料和历史观念、历史思想,对客观历史的记述与阐释。对前者而言,不论是虚无主义还是什么主义,都是改变不了、歪曲不了的,因为前者已经固化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无法改变也无从改变。对后者而言,则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因为记述、研究的主体不同,依据的史料不同,历史观与历史思想不同,从而对客观历史的叙述、理解与解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与抵制,要在“历史”的这些不同层面进行。 第一,客观层面。“客观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但它留下星星点点的遗迹、遗物,及其构成的历史的点、线、面仍然可以被人们看到或认识。比如,被确证的人和实物;被确证的历史事件;被确证的人和人之间、人和事件之间、事件和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第二,叙述层面。相当一部分客观历史以文本叙述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个层面上,历史的真实性主要体现在可信资料基础上的历史过程的真实再现。其一,由于客观历史的庞杂性、记录的有限性、记述主观性,历史真实的“再现”根本不可能是“全景再现”,但是所选择的人物、事件、时间等必须真实,所选用的史料必须可信。其二,由于语言是特定时代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其本身不是完全纯客观,也并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这也并非说语言毫无客观地表现历史“真实”。语言的内容与历史“真实”密切联系在一起,而是有着不以语言内部结构所决定的客观内容。其三,史学即有科学的一面也有艺术的一面。艺术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历史的叙述方面。面对丰富多彩、辛酸苦辣的大千世界与人的心理感受,没有艺术化的叙述不可想象。但这并非杜撰,而是艺术化的叙述也受历史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制约,并非毫无根据的浮想翩翩。 第三,解释层面。在历史解释层面,“真实”要求历史学家所作的解释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洗磨,也能经得起后出的更多证据的支持。其一,将所要考察的对象放到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脉络之中加以说明和评估,直至追寻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其二,挖掘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背后隐藏的意义。对历史解释的这两方面具有巨大主体发挥的空间,但这不是要史家天马行空随意发挥,而是要将他的论点谨慎地限制在证据能够支撑的范围之内。 由上述可知,在历史的各个层面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历史的“真实”。“真实”既规定了历史记录、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底线,又限定它们可以大体发挥的空间。 总之,从史观的科学性、研究过程的规范性、思维的多元性、史料的可靠性、历史的真实性等综合方面系统、整体推进,或许更能起到对历史虚无主义抵制与克服的效果。 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16日第A07版。该文已被大型理论文摘杂志《红旗文摘》2015年第4期转载。 [1]《首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团结报》2013年4月18日,第7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