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①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中华书局1989年,第10页。 ②冯天瑜:《道光咸丰年间的经世实学》,《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③胡文生:《前近代中国传统史学转型的历史考察》,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④许苏民:《赵翼与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王鸣盛对中国史学近代转型的贡献》,《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顾炎武与浙西史学》,《东南学术》2004年第1期。 ⑤张岂之等:《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⑥刘俐娜:《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的转型》,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⑦刘俐娜:《由传统走向现代:论中国史学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⑧叶建:《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形成与演进(190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⑨叶建:《试析20世纪上半叶史学理论著述与近代历史学的转型》,《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⑩王学典:《新史学和新汉学:中国现代史学的两种形态及其起伏》,《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 (11)杨念群:《“新典范”和“旧史学”的冲突与调适——对中国现当代史学变革的一个贯通性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2)刘冬蕊:《章学诚与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章学诚学术接受史初探》,硕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3)刘开军:《传统史学理论在民国史学界的回响——论刘咸炘的章学诚研究》,《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2期。 (14)胡成:《近代转型与史学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15)陈磊:《论民国学人的章学诚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3年。 (16)邹振环:《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12~314页。 (17)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2卷,1949年。 (18)谢贵安:《中国史学史》第五章“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晚清民国”,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19)张文静、周颂伦:《“尧舜禹抹杀论”与“古史辨”中的“疑古”思想——以白鸟库吉与顾颉刚〈禹贡〉的考辨为中心》,《东北师大学报》2015年第3期。 (20)邹振环:《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本文原载于《人文杂志》2017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