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李波:石鼓历经纷扰的中国第一古物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宝鸡日报 李波 参加讨论

    石鼓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它属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第一古物”。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石鼓吸引了唐肃宗、宋仁宗、宋徽宗、韩愈、杜甫等人的目光,却经历多次战火。
    中国古物众多,仅宝鸡就有无数堪称国宝的艺术珍品。石鼓到底出自谁之手,记录了谁的事,在哪里被发现,为何能得“中国第一古物”的美誉,这一切,要从公元 626年以后,或者以前的某一天说起——
    它从哪里来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有诗作《石鼓歌》。此诗写到石鼓的起源并论述它的价值,呼吁朝廷予以重视及保护。康有为在其著名书论《广艺舟双楫》中写过这么一段话: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能让韩愈作诗,能被康有为如此评价,便知石鼓非同一般。
    虽然石鼓非同一般,但发现它的日子,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
    那是公元 627年。刚刚经历了玄武门之变的大唐王朝,迎来了贞观之治的第一年,就在这一年的某一天,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北阪,一位牧羊老人发现了十个怪异的大石墩。这些硕大的石墩体形似鼓,高二尺,直径一尺多,中间微凸,模样奇特,形像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
    一个牧羊人,哪见过这阵仗,十个半米多高的石墩一下子出现在眼前,好奇心促使他拨拉了一下这些有点丑陋的石头,同时他心里寻思着,万一倒腾出金子来,就不用牧羊这么辛苦了。令他不解的是,大石墩上的一块泥土被抠掉后,居然显露出大量的神秘文字,牧羊人不识字啊,赶紧回家把这事告诉了四邻八村的乡亲们。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石墩的消息,都过来看个究竟,不识字的乡野村夫来了,识字的文化名流也来了,结果石墩上的字笔法奇异,竟无人能识。
    了不得,又是石墩又是字的,莫不是个怪物?一时间,流言四散,怪论频生。从古至今,乡民有个特点,凡是不懂的古物,要么纳头便拜,要么扔点钱进去祈求消灾解难。这下可好,乡民闻风而至,焚香跪拜,惊为天赐之神物,作为长安近郊的陈仓,就这么火了。文人墨客也纷纷慕名而至一窥究竟,并拓下石墩上的文字,遍寻名家研究,更有人悬重金求解谜题。折腾半天,文字之谜不仅未被揭开,石鼓反而借着民间传言,变得神乎其神。
    后来,懂行的人研究出来了,石墩为本地常见的花岗岩材质,每个石墩上面都镌刻“石鼓文”(大篆),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它为猎碣,记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为后人所不知的历史,十个花岗岩材质的石鼓,每个重约一吨。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石鼓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重点在这里,石鼓到底是啥时候被发现的?
    不是公元 627年吗?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退休的官波舟不这么想。
    “我认为,石鼓的出土年代应该是公元 618年至公元 626年之间,也就是说,应该是在武德年间。”官波舟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张怀瓘在写石鼓文的时候,曾写到苏勖给石鼓文拓片题字一事。”
    据《中国人物大辞典》记载,苏勖是武德年间礼部尚书,死于任上。这就简单了,石鼓的发现肯定在贞观之前,否则武德年间死于任上的苏勖无法见到石鼓文拓片,也无法给拓片题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