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清明节:文化节日对时间符号的让步 节气清明只是个时间节点,这个节点依据地球绕太阳运转规律而定,因此是各地通用的一种时间系统。但是,由于各地所处纬度与地势的不同,各地在清明这一天的气候条件是不一样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早已“清明时节雨纷纷”了,可黄河中上游以及北方地区依然还在对“春雨贵如油”的期盼之中,因此各地的农事活动并不一致,或者说,老天并没有赋予人们一致性行为的先天条件。 所谓节日,一定得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一致性行为纲领,大家不约而同地在这一天共同执行某一行为,这样才会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否则,我把这一天当作团聚日,眼巴巴地赶回家,可你却把它当作踏青日,收拾东西出门去了,大家凑不到一块,玩不了集体游戏,那就和平日没有区别了。 节日之所以能够成为节日,就是因为大家约定俗成地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玩同一个游戏。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清明只是一个依靠数学分割而派生的时间节点,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内涵。我们翻看唐代以前包括《荆楚岁时记》在内的各种岁时文献,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清明这一时间点上的节俗记载,这就证明了我们的判断基本上是对的。 唐代以前,人们只是把清明当作一个记录时间的节点。古人创造了“清明”这么一个优美明亮的词汇,本意只是指春天到处,万物洁净清嘉,处处生机萌发,阳明之气已冉冉展开。但是,古人并没有为这一天制定什么特别的游戏规则,或者说,这一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内涵,它位于春分后的第15天,和第16天第17天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到了唐代,清明这天却突然成了一个盛大的春天仪式。扫墓和踏青游春,几乎成为清明这一时间节点上的必修课程。清明由“气”转“节”,历千百年而不衰。 那么,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看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泾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家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诗题告诉我们,这是寒食节,可是,诗中却说,节日的种种活动,分明与清明和上巳无异。 寒食、上巳和清明挨得太近了,入晋以来,诗人就常常把这些节日不加区分地混在一起。张华的《三月三日后园会诗》“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逸豫,桑麻滋荣。纤条被绿,翠华含英。”诗中三月三(上巳)与清明并举。沈佺期《岭表逢寒食诗》“岭外逢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则是寒食与清明并举。 学者们一般认为,清明节俗是由清明吞并寒食节、上巳节两节的风俗而来。因为这两个节日都是古代的关于春天的文化节日,而他们又很不幸地刚好处在清明节气附近,我们知道,文化节日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可清明节气恰恰不是文化节日,它是由太阳运行和数学分割而产生的时间符号,是一种逻辑的产物,因而是不可变的。可变的文化节日不幸遇上了不可变的节气符号,结果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可变的文化节日让渡给了不可变的时间符号。 另外,清明的稳定性与它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也有很大关系。 几乎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最初都是用阴历记时的。所谓阴历,也即月亮历。月亮盈亏朔望的周期非常直观明显,人们很自然就会把月亮绕地球一周(29天半)的时间设定为一个时间周期,也即中国农历中的“一个月”。但是,月亮绕地球12周(即12个月)只有354天,与地球绕太阳一周(即一年)的365天合不上,也就是“12个月”比“一年”要少11天。下一年如果照着上一年的时间来从事农业生产,那就等于提前了11天,农民播种要是早播了11天,种子和秧苗就会全被冻死,这一年就别想吃饭了。所以,阴历是需要通过闰年闰月不断调整的时间系统,它不能直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能够直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只能是阳历系统,而24节气正是中国的阳历系统。节气的农业功能决定了它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清明是不可能让步的。 那么,寒食节与上巳节又是怎么回事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