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一、解开中秋节的起源之谜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但是我们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吗? 对这个问题,一般人可能说不清楚。而这个问题又是应该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的。其实前些年,研究文化的一些学者对此还有争论。近几年,学界开始有了确定的看法。 中秋节的起源之谜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秋节形成的时间,二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怎么来的。 1、中秋节的形成时间:唐朝 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中秋节形成于先秦,二是认为中秋节形成于宋代,二是认为中秋节形成于唐朝。 先看第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中秋节在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在此之前就有了。这种说法的理由主要是把中秋节某些习俗的产生时间当作这个节日形成的时间:中秋节有拜月、嫦娥神话等习俗,这些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这种说法不妥当的地方在于,有了这些习俗,并不等于有了中秋节。 判断一个日子是不是节日,有两条标准:其一,是不是有固定的节期,其二,是否有固定的民俗活动。如果人们每年在同一个日子里都基本重复地进行不同于往日的习俗活动,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日子是一个节日。 中秋节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根据文献记载,拜月、嫦娥神话等习俗虽然在先秦以前就有了,但是拜月并不是固定在八月十五,嫦娥神话也不一定在八月十五才讲述。没有任何资料能证明先秦或此前有固定在八月十五进行拜月或讲述嫦娥神话的活动,所以认为中秋节形成于先秦的说法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种说法认为中秋节形成于宋代,或者说定型于北宋,在此之前没有中秋节。宋代已有中秋节是确定无疑的。因为这时有了关于中秋节的明确记载,比如宋代专门记载风俗习惯的周密《武林旧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这两部书,就都设了“中秋”条目,较细致的记载了北宋以来的中秋习俗。问题在于,是不是直到宋代才有中秋节,唐代就没有中秋节。 根据记载,宋代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赏月、饮酒、赋诗、夜市游玩,以及少量的拜月活动。而根据大量的诗文记载,唐代就有了在八月十五赏月、饮酒、赋诗的习俗,而且在文人、社会中上层已经蔚然成风。根据我们判别节日的两条标准,可以肯定地说,唐朝已经形成了中秋节。也可以说,唐朝是中秋节的初步形成期。宋代则是中秋节的繁盛期。 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可以确证唐朝已有中秋节。根据日文资料,滋贺《日本的神话、古代史与文化》说,中秋节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在奈良时代,相当于唐朝后期,更准确些说是在9世纪末到10世纪初。传入日本后不叫中秋节,而叫“十五夜“或“中秋の名月”(意思就是“中秋的明月”)。就是说,虽然中国的古代文献没有留下唐代已有中秋节的说法,但是日本文献里已经有中国唐朝的中秋节传入日本的记载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