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勇士们对江格尔汗与宝木巴国的忠诚看英雄主义 从《江格尔》的英雄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勇猛、顽强、凶残、忠诚等性格特点以及为了国家利益和荣誉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崇尚武力的民族性格和视死如归的荣誉意识都是英雄主义的具体表现。江格尔是宝木巴国的君主、宝木巴国的核心,是名扬天下的英雄,“他是上界七域的梦幻,下界七方的憧憬”。所以“近者叩拜在他脚下,远者叩拜在他名下”。江格尔的威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超群的力量、英勇斗志和智慧。这是个人的本领,它源于游牧民族强悍的民族性格中蕴涵的英雄主义气质;二是江格尔形象里融入的神力和天意等理想主义色彩的因素,它来自于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大众的愿望。这样从氏族部落社会传下来的民族文化基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需要和理想融合在一起,塑造了江格尔这个艺术形象。江格尔说的:“趁我的阿仁赞/还能猛跑的时候/趁我的阿日木长戟/尖刃还锋利的时候/我要占有人间/所有生命的东西/这太阳普照下的一切/必须为我江格尔所有/我要占有天下/所有的狮子英雄、臣民和土地/永远属于我的宝木巴国/我要在我美丽的土地上/掌管好政教合一的国家”。这番话正好表达了当时的蒙古族人民向往和平统一的愿望。江格尔的英雄们原先是部落首领,他们归顺江格尔的缘故有以下四种:a、佩服江格尔的英勇、智慧和名望来投奔江格尔;b、跟江格尔与江格尔的部下搏斗,战败归顺;c、江格尔讨伐制服;d、在侵犯宝木巴国的战斗中被江格尔制服后誓死为他效力的。洪古尔、阿拉坦策吉、明彦、贡贝、萨纳勒、宝日芒乃等主要英雄都是自愿投靠江格尔的。江格尔吸引群英的魅力除了他的英勇和智慧外,就是神力和天意。例如江格尔与明彦初次交战,搏斗七天七夜不见胜负,江格尔撤退。明彦从江格尔后面观察了七天七夜,“发现这位江格尔/本是个洪福齐天的可汗”;“在他盘腿端坐的地方/印下了江格尔主宰世界的痕迹/在他斜身坐下的石板上/留下了江格尔掌管政教合一之国国柄的痕迹”。这个“痕迹”暗示着神力和天意。这当然不是对部落首领和一般英雄的崇敬之情,而是对帝王的景仰之心。 《江格尔》的英雄们的思想不仅代表着一种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更代表着与当时社会制度相匹配的社会道德规范,那就是对圣主江格尔与宝木巴国的忠诚。忠诚感可以说是英雄史诗的一种道德尺度,表现在人物形象上就是英雄的美德。英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马雷特曾说:“好战的部落占据了世界上主要的具有特色的地区。对他们来说,战争,作为群体纪律性最重要的动因,起着文明化的媒介作用;而伴随着组织的严密性产生了一种相互合作的忠诚感。”在古人那里,或者更确切地说人类的“英雄时代”,忠诚感是每个人遵循的道德准则。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对部落首领要忠诚、对神和自然要忠诚是那时代人的普遍心理。在单纯、幼稚的古人那里,忠诚对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朴素的忠诚感反映在《江格尔》里,增加了新的含义,那就是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江格尔》将宝木巴国与江格尔当作一个整体,江格尔是宝木巴国的灵魂,是英雄们团结合作的核心,“忠于江格尔汗就是忠于宝木巴国,要忠于宝木巴国就必须忠于江格尔,二者不能分开。”在《江格尔》里忠诚是每个英雄的信念,而这种信念正是英雄们在战斗中英勇奋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的源泉。在战斗中英雄们除了为江格尔和宝木巴国英勇搏斗以外,没有丝毫的个人欲望。例如说洪古尔“他的性命不属于他自己/是属于本巴国的圣主/江格尔汗的灵魂”。江格尔的勇士们有个口头禅:“把生命和年龄/献给长戟尖上/把欲望和情趣/献给唯一的江格尔”。正因为勇士们对江格尔和宝木巴国有无比的忠诚,才能团结在江格尔周围,凝聚力量抵制蟒古斯的入侵,保卫宝木巴国的安宁。 史诗《江格尔》是充满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艺术作品,它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它的基本思想表现了古代蒙古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因此,它有别于历史事实。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跟整体的民族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江格尔》思想体系中的主要因素源自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内涵,正如我们上面阐述的那样,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来自于蒙古族游牧文化所培育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形成,并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江格尔》流传的很长的历史时间里,教育和培养了蒙古民族的善良品格和英雄气质。《江格尔》主要叙述了战争,但它并不是在宣扬战争,而是讴歌了蒙古族人民为了和平与安定,为了美好的生活,同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境遇所进行的英勇斗争。我们研究《江格尔》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的意义和价值也在于此。 原载:《民族文学研究》 2007年第0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