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庄子:《庄子·天下》篇。阮元:《数说》,《研经室三集》卷二,《研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姚鼐:《惜抱轩全集·文集(卷五题跋)·辨〈逸周书〉》,中国书店1991年版。丁宗洛:《逸周书管笺》之《提要·论义旨》。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序,商务印书馆1940年。陈梦家:《尚书通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5页。赵光贤:《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第119页。赵伯雄:《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文献》1999年第4期。 姚鼐肯定《洪范》是西周初年作品,但认为同样以“以数为纪”为语言特征的《逸周书》则是后人伪托,丁宗洛肯定了“以数为纪”是圣人先王之法,但对《洪范》没有提及。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45页。 [3]赵伯雄:《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文献》1999年第4期。 [4]李零:《兵书的三大类型和它们的国别》,《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第393页。 [5][18]杨筠如:《尚书核诂》,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64、136页。 [6]李学勤:《西周甲骨的几点认识》,《文物》1981年第9期。 [7]胡厚宣:《卜辞同文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九本),一九四七年。 [8]邓小平:《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0页。 [9]许树棣:《历代名家写作经验介绍》,语文出版社1985年,第143—145页。 [10]“三读”,是许树棣概括的欧阳修《归田录》中的话,原话是:“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寮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三多”是陈师道《后山诗话》中的话,原话是:“永叔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11]“口头传统”的概念,有广狭两义。“广义的口头传统指口头交流的一切形式,狭义的特指传统社会的沟通模式和口头艺术(verbal art)。”(朝戈金:《口头·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读书》2003年第10期)“口头传统”既可以是一个过程,也可以是这个过程的产物。 [12]王靖献著、谢谦译:《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13]刘起釪:《〈洪范〉这篇统治大法的形成过程》,《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4]阮元:《数说》,《研经室三集》卷二,《研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 [15]葛志毅:《今文经学与口说传业》,《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周礼·大司乐》郑玄注。 [17]俞平伯:《诗的歌与诵》,《论诗词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34页。 (该文原载于《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