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志在其西南考察活动中,不仅是一个观察者,同时也是一位参与者,他说:“我在六城坝的生活,有两种可资述的:第一我以调查员的资格做了双重代理县佐12天,任内没有发生抢劫案,可见凉山人信任我的一种成绩。第二因罗罗掳杀汉人的灾祸颇烈,七家孟县长极力主张用兵攻打凉山,我尽力劝止,消了无穷的大患。”[70] 辛树帜与杨成志的学术身份都比较特殊。辛既不是民俗学家又不是人类学家,杨则既是民俗学家又是人类学家,一个站在局外,一个站在局内,他们通过对 “采风问俗式”搜集工作的强烈质疑,颠覆了原有的浪漫主义田园想象,同时,通过自己对于田野工作的学习、思考、实验,以及冒着生命危险的亲历考察,为中国早期的民俗学田野考察提供了一种具有示范作用的工作模式。这些模式,直到80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Shi Ai-dong]The Field Works and the Explorations in Methodology of the Early Folklorists Abstract: The field work as a kind of research method has been the humanities phenomenon since the near modern period. This paper will try to trace back the folklorist' field works and their explorations in methodology, as well as the puzzle, the bitter experiences,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and so o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we will explore that how does one emerging academic method become the essential research method of a discipline by way of the interesting practice of “field work consciousness –pursuing quantity --seeking standard”. Key words: Folklore, Academic History, Field Work, Methodology [1] 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N],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2月1日。 [2] 常惠:一年的回顾[N],歌谣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 [3] 张四维给常惠的信[N],歌谣,第5号,1923年1月7日。 [4] 常惠与伊凤阁的讨论[N],歌谣,第26号,1923年9月30日。 [5] 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N],歌谣,第2号,1922年12月24日。 [6] 何植三:搜集歌谣的困难[N],歌谣,第29号,1923年10月21日。 [7] 黄朴:歌谣谈[N],歌谣,第33号,1923年11月18日。 [8] 黄朴:歌谣谈[N],歌谣,第33号,1923年11月18日。 [9] 何植三:搜集歌谣的困难[N],歌谣,第29号,1923年10月21日 [10] 白启明:采集歌谣的一个经济方法[N],歌谣,第34号,1923年11月25日。 [11] 崔盈科:山西河东一带之歌谣集自序[J],民俗周刊, 1930,(110)。 [12] 陈锡襄:一部民俗学著作的介绍[J],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以下简称《语史所周刊》), 1928,(11、12期合刊)。 [13] 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N],歌谣,第6号,1923年1月21日。 [14] 顾颉刚:,吴歌甲集·自序[M],北京: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会,1926。 [15] 顾颉刚:我和歌谣[J],民间文学,1962,(6)。 [16]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7] 不计风俗调查会收回的风俗调查表。 [18] 张清水:民间文艺掇拾[J],民俗周刊,1928,(40)。 [19] 顾颉刚:妙峰山琐记序[J],民俗周刊,1929,(69、70期合刊)。 [20] 顾颉刚:游妙峰山杂记[A],妙峰山[C],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28。 [21] 庄严:妙峰山进香日记[A],妙峰山[C],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28。 [22] 顾颉刚:妙峰山的香会[A],妙峰山[C],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28。 [23] 江绍原:北大风俗调查会《妙峰山进香专号》书后[A],妙峰山[C],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28。 [24] 谢云声:厦门醉仙岩仙诞的调查[A],民俗周刊,1929,(61、62期合刊)。 [25] 江绍原:北大风俗调查会《妙峰山进香专号》书后[A],妙峰山[C],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28。 [26] 董晓萍:文本式田野作业中的学者观念[A],中国民俗学年刊[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27] 何思敬:读妙峰山进香专号[J],民俗周刊,1928,(4)。 [28] 钟敬文:纪念两位早死的民俗学致力者[J],民俗周刊,1928,(6)。 [29] 辛树帜1928年5月30日致傅斯年信[J],语史所周刊,1928,(35、36期合刊“西南民族研究专号”)。 [30] 顾颉刚:跋语[J],语史所周刊,1928,(46、47期合刊“瑶山调查专号”)。 [31] 容肇祖:旧历新年专号引言[J],民俗周刊,1929,(53、54、55期合刊)。 [32] 容肇祖:旧历新年专号引言[J],民俗周刊,1929,(53、54、55期合刊)。 [33] 魏应麒:福州的清明[J],民俗周刊,1929,(60)。 [34] 刘万章:海丰清明[J],民俗周刊,1929,(60)。 [35] 容肇祖:告读者[J],民俗周刊,1929,(7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