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④⑤(12)参见多尔逊编:《农民风俗和野蛮人神话》(Richard M Dorson. Peasant Customs and Savage Myths: Selections from the British Folklorist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英文版,第1-6页、第219页、第257页、第233页;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间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7页、第14页、第17页、第5页。 ②登在《雅典娜之坛》周刊第982期上,1846年8月22日出版,被收入阿兰•邓迪斯主编的《民俗研究》(The Study of Folklore)和理查德•多尔逊编的《农民风俗和野蛮人神话》(Richard M Dorson. Peasant Customs and Savage Myths)。 ③参见泰勒的《原始文化》第二章“文化遗留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⑥夏洛特•班尼(Charlotte Sophia Burne):《民俗学手册》,程德祺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⑦容肇祖:《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周刊》,第15-16、17-18期。 ⑧⑨钟敬文:《民俗学入门•序》,载《话说民间文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6页,第9页。 ⑩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间生活•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11)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文选》上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08页。 (13)(14)参见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乡民社会》(The Folk Society)载《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47年,第52期。 (15)转引自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另见《文化相对主义—多元文化观》,蓝天出版社(纽约),1972年。 (16)(17)理查德•多尔逊:《现代世界的民俗》("Folklore in the Modern World"),载《民俗和仿俗》(Folklore and Fakelor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年,第33-73页,第45-46页。 (18)(23)(24)(25)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第42页,第20页,第1-2页。 (19)(22)《民俗、神话与传说标准大辞典》(Standard Dictionary of Folklore, Mythology, and Legend),纽约,1971年,第398页,第398页。 (20)李扬译著:《西方民俗学译论集》,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1)Anthony, Giddens. "Living in a Post-Traditional Society." U. Beck, A. Giddens, S. Lash, eflexive(http://www.tecn.cn). (26)参见黄永林:《大众传播与当代大众世界——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27)参见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447—469页。 (28)孙信茹:《传媒与民俗生活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传媒观察网,http://www.chuanmei.net,2002年7月4日。 (29)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371页。 (本文刊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