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刘铁梁。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几个阶段,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第81—89页。 ②1916年梅光迪给胡适的信中最早使用“民间文学”概念。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东方杂志1934年三十一卷第一期。1921年胡愈之对“民间文学”和“普通文学”在性质上的区别作过清楚的表述,指出了民间文学的两个基本特征:“创作的人乃是民族全体,不是个人”和“是口述的文学,不是书本的文学”。这种看法与国外的folklore的意思大致相同。胡愈之。论民间文学,妇女杂志1921年第七卷第一号。但在当时研究文学史的学者多是将“民间文学”理解为是与“正统文学”相对照的文学,并不注意胡愈之提出的标准,而主要是继承了明清两代文人重视民歌和小说写作等接近民间的思想。 ③《歌谣》周刊在1922年12月创办,前面的48期当中不曾登载故事作品和研究故事的文章,但从第49期开始就增加了传说故事作品和描述风俗的文章,显示出当时的歌谣学实为民俗学的用意。 ④顾颉刚。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民俗周刊》1928:6。 ⑤⑥⑧⑩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⑦《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7年。 ⑨《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如《贵州省民间文学资料》从1957年到1960年编印出45集,包括苗、布依、侗、彝等民族的史诗、叙事诗、歌谣、故事等,“文化大革命”以后又继续编印至72集,此外还有《侗族民间文学资料汇编》从1959年起编印,现所见者约20集左右。 (12)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论文,后来被收入《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1949-1979)》1-3册,上海民间文艺出版社,1980年。 (13)我在10年前曾总结说:“民俗学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建树似乎不能令人满足。但值得重视的是,民俗学的田野作业虽然在规范与力度上还存在不足,却毕竟大大超过了二、三十年代。另一方面,民俗学作为一种现代性的学问,它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也于近20年中被加强了。所以从全局而言,民俗学正以自己熟悉民众生活、民俗传承与创造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科学认识当中。”刘铁梁。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几个阶段,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第89页。 (14)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2页。 (15)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6)见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另外,本人提出,民俗学研究的意义是从一种社会的文化在生活层面的表现来看问题,所以民俗的性质是“生活层面的文化”。罗树杰、刘铁梁。民俗学与人类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70页。 (17)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18)刘铁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及方法论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2,第15—24页。 (19)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8页。 (20)吕微。“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3:3,第164页。 (21)参见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6。 (22)刘铁梁。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门头沟区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1月;刘铁梁。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宣武区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1月。 (23)此处议论参考了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作者简介】刘铁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自:《民俗研究》(济南)2008年4期第24~3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