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其《字义起于字音说·上》罗列了如下的谱系:杨泉《物理论》、宋代之王观国(《学林》)、王圣美(沈括《梦溪笔谈》十四所引)、明初之赵撝谦(《麓堂诗话》)、清儒钱溉亭、黄承吉(《梦陔堂文集》卷二〈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等。刘师培《左盦集》,《刘申叔遗书》下卷1239页。 57. 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台北:中华书局,1967年,9页。 58. 〈原字音篇·上〉《左盦集》卷四, 前揭《刘申叔遗书》下巻、1240-1241页。 59. 前引齐佩瑢《训诂学概论》,71页。 60. 前引齐佩瑢《训诂学概论》,75-76页。 61. 前引齐佩瑢《训诂学概论》,64-65页。 62.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1916)第Ⅰ編第一章,本文據日譯本(ソシュール《一般言語學講義》,小林英夫訳,岩波書店、1996年6月,98頁)。 63. 前引索緒尔《普通語言学》日译本、165-167頁(第Ⅱ編第四章)。 64. 前引齐佩瑢『訓詁学概論』,71頁,75-76頁。 65. 《原字音篇·中》。《左盦集》卷四,前引《刘申叔遗书》下巻、1241页。 66. 《语言缘起说》。收入《国故论衡》。 67. 汪启明《试论章太炎的右文说》。见《汉小学文献语言研究丛稿》161页。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4月。 68. 《文始略例》。《文始》,前引《章太炎全集?七》163頁。 69. 刘师培《文章原始》。《左盦外集》所收。《刘申叔遗书》下卷1418页。 70. 刘师培《正名隅论》。《左盦外集》所收。《刘申叔遗书》下卷1418页。 71. 关于刘师培与章太炎在文论上的对立,王风曾有过详细整理。王风《刘师培文学观的学术资源与论争背景》,夏晓虹、王风等编《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所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238-259页。 72. 刘师培《文说》和声篇第三。《刘申叔遗书》上卷703页。 73. 刘师培《中国文学教科书》。收入《刘申叔遗书》。 74. 章炳麟《与人论朴学书》,《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二),前揭《章太炎全集·四》,153页(亦据浙江图书馆校刊《章氏丛书·太炎文录初编》,9页。标点有调整)。原文所指何人,略有难辨之处,今据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315页)补足。 75. 刘师培《文说》和声篇第三,前引《刘申叔遗书》上卷,704页。 76. 《国学概论》69页。 77. 《国学概论》71页。 78. 《国学概论》70页。 79. 《歌谣》创刊号《发刊词》,1922年12月17日。 80. 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第三号,1922年12月11日。 8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82. 沈兼士《歌谣周刊缘起》。《歌谣》创刊号,1922年12月17日。 83. 卫景周《歌谣在诗中的地位》。《歌谣》“歌谣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 84. 周作人《读〈童谣大观〉》《歌谣》第十号,1923年3月日。 85. 这一归结也与周作人对文学过分政治化、工具化的距离感有关。详见周作人《贵族的与平民的》(1922)。《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1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86. 木山英雄曾以“文学革命”与“文学复古”之紧张关系去把握周氏兄弟,并由此把握周氏兄弟与章太炎的关系。本文沿用其說法。《“文学復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現代文学思想论集》所收,趙京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87. 沈兼士《筹划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经费建议书》。《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报告》。《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所收。 88. 胡适《复刊词》。《歌谣》周刊(二卷一期),1936年4月。 89. 刘梦溪《论“国学”》。《中国文化》第二十三期,北京: 《中国文化》杂志社,2006年12月。此外,刘文指出“国学”一名将恐不立,今人宜慎用之。此一论点应予重视。 90. 《胡适文集》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页。 91. 沈兼士《方编清内阁库贮旧档辑刊序》(1935)。《沈兼士学术论文集》,343页。 92.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胡适文集》第二卷4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93.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1页。罗志田亦指出,清季刘师培、邓实等人的“国学”无论思想含义还是学术含义都是“新国学”,故北大国学门的“国学”则可谓“新新国学”。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国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月,367页。 94. 章炳麟<論言語文字之学>(1906年),《国粋学報》(二―十二?十三),扬州:广陵书社民国分类编本影印本第六卷,2006年,2501-2512页。 95. 沈兼士<今后研究方言之新趋势>(1923年12月),前揭《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所收,45页。 96. 前揭沈兼士<今后研究方言之新趋势>(1923年12月),《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所收,49页。 97. 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歌谣》第六号,1923年1月21日。 98. 前揭卫大利(Baron Guido Vitale)〈北京的歌谣序〉,《歌谣》第十八号,1923年5月13日。 99. 〈文学总略〉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52页。 100. 罗庸〈歌谣的衬字与泛声〉《歌谣》第二卷第七期,1936年5月16日。 101.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2月,84页。 102. 徐新建曾就歌谣运动与国乐、歌词与新诗之间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一时期存在着文学与语言、音乐之间的相互渗透。前揭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114-130页。 103. 胡适《〈歌谣周刊〉复刊词》,《胡适文集》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74-775页。 104. 前引《未竟的白话文:围绕着“音”而展开的汉语新诗史》。 105. 梁实秋《歌谣与新诗》。《歌谣》第二卷第九期,1936年5月30日。 106. 朱自清〈歌谣与诗〉,《歌谣》第三卷第一期,1937年4月3日。 107. 朱自清〈歌谣与诗〉,《歌谣》第三卷第一期,1937年4月3日。 108. 郭绍虞〈村歌俚谣在文艺上的位置〉(1920年8月21日《晨报》〈艺术谈〉),《歌谣》第十二号转载,1923年4月1日。 109. 郭绍虞这方面的文章,收于其《语文通论》(上海:开明书店,1941)及其《语文通论续篇》(同前,1948)。关于郭氏从“音”的角度对新诗的思考,请参考前揭拙稿〈未竟的白话文:围绕着“音”而展开的汉语新诗史。 110. 林庚〈歌谣不是乐府不是诗〉,《歌谣》第二卷第十一期,1936年613日。 111. 朱光潜《从研究歌谣后我对新诗的形式问题意见的变迁》。《歌谣》第二卷第二期,1936年4月11日。 112. 这里谈及的“书写”与“踪迹”的概念,来自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请参拙文《书写》,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1月。笔者认为中国未必有西方思想史意义上的声音中心主义,但至少于近代以来存在着中国语境的声音中心主义倾向。 113. 利科尔《时间与小说-小说与时间性的循环/历史与小说》第1卷“前言”,本文据久米博日译本(东京:新曜社,1987年,pp。vii-viii)。 (刊于《东亚人文》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0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