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金荣华]论《智救王国》和《梁祝双状元》在女权运动史上的意义(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学苑出版社网站 金荣华 参加讨论

    
    《梁山伯和祝英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则传说,有人说它发生在南朝,梁时(公元6世纪中叶)已见记载,但没有文献可以证实。②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它在唐朝已经流传,③早期的基本情节大概是:
    祝英台女扮男装,出外求学,在学堂里爱上了同学梁山伯,于是在回家时暗示梁山伯到她家去求亲。可是梁山伯没有会意,没有即时前往,后来去拜访时,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女儿身,就请媒人来求婚,无奈这时祝英台的父亲已将祝许配给了别人,梁山伯因此郁郁而亡,祝英台闻知后也殉情而死。两人死后同葬一墓,以了生时之愿。
    到了南宋,这个传说有了两人死后化为双蝶的情节,从此“化蝶”情节就成了梁祝传说的特色,也是梁祝传说的标记。
    “化蝶”是民众对梁祝两人生时不能结成眷属而增添的补偿性情节。但在后来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象征性的“化蝶”补偿显然不能完全使人满意,于是又有了两人还阳结为夫妇的续篇。这一类的续篇,基本上是梁、祝还阳后结成夫妇,梁山伯考取状元,祝英台受封为夫人,育有子女,并皆成才,是明朝才子佳人小说几成定型的大团圆结局。
    但是,在近年的民间传述里,在梁、祝两人还阳成婚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情节。1988年,福建省寿宁县的一位裁缝(45岁)讲了一则《梁祝双状元》的故事,大意如下:
    梁山伯和祝英台还阳结成为夫妇后,梁山伯考取了状元,在朝廷为官,专门应对外国使节。有一天,番使送来一颗九曲珠,要求穿线,否则兵戎相见。满朝文武对此难题毫无办法,祝英台知道后,用一根长发系在蚂蚁身上,再将蚂蚁放进珠孔,并在另一端的珠孔涂上蜂蜜,诱使蚂蚁带着长发穿过九曲的孔道来吃蜜,长发另一头系着丝线,就这样穿好了九曲珠,免除了一场战争。皇帝知道这是祝英台想出的办法后,特赐祝英台为女状元。
    这个后续情节,无疑就是罕见流传的《妇女智救王国》故事,只是故事中的难题,以“穿珠”替代了早期的“辨蛇”、“辨棍”和“辨马”。
    就文献资料看,以《妇女智救王国》接续梁祝传说,可以上溯到清朝时在福州刊印的民间敘事诗《梁山伯重整姻缘传》①。那么,梁祝传说接续《妇女智救王国》故事,在民间的流传至少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
    “穿珠”情节的最早记录也见于印度,在“佛本生故事”②里,它被用来彰显释迦牟尼在前世时的智慧,大意是:天帝送给国王一颗八角形的宝石,穿在宝石上的线断了,没有人能取出旧线、穿上新线。后世成为释迦牟尼的智者提出了方法:用蜂蜜涂在宝石两侧的线眼里,又在一根羊毛线的线头上也涂上蜂蜜,塞在线眼口上,然后将宝石放在蚂蚁出没之处。蚂蚁闻到蜂蜜香,爬出洞来,吃光宝石线眼里的旧线,又咬着羊毛线的线头,从线眼的这一侧拖到另一侧,这样便去除了宝石里的旧线,也穿上了新线。
    这个情节在佛本生故事里是独立自成一则故事的,但因为简单而有趣,所以也常被其他故事吸纳成为一个情节单元。在后世流传的《老人智救王国》里,有时它也替代最初的“辨蛇”、“辨棍”或“辨马”。
    在中国,“穿珠”故事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清初马骕(1620-1673)《绎史》所引的《冲波传》,被九曲珠难倒的是孔子,提出办法的是一个农家采桑女,全文如下:
    孔子去卫适陈,途中见二女采桑。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长。”答曰:“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着来问我采桑娘。”夫子至陈,大夫发兵围之,令穿九曲珠乃释其厄。夫子不能,使回(颜回)赐(子贡)返问之。其家谬言女出外,以一瓜献二子。子贡曰:“瓜,子在内也。”女乃出,语曰:“用蜜涂珠丝,将系蚁,蚁将系丝,如不肯过,以烟熏之。”子依其言,乃能穿之,于是绝粮七日。
    故事益胜前人之处,在于加了一个“以烟熏之”的方法,保证了事情的必然成功。但是,更可注意的是主角换成了女性,她解决了圣人孔子所无法解决的难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