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金荣华]论《智救王国》和《梁祝双状元》在女权运动史上的意义(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学苑出版社网站 金荣华 参加讨论

    
    中国有着悠久的尊老传统,“尊老”主题明确的《老人智救王国》在中国广为流传是容易理解的。《妇女智救王国》罕见流传当然也有其原因,晚近之世出现在梁祝传说里,则也有其意义,与明朝所出现的大团圆结局不能一概而论。兹就所见,试述于次:
    (一)中国农村有着大量的巧媳妇故事,内容都是农村生活的一些事情,情节则是巧媳妇巧妙地解决了公公或其他男性提出的种种难题。在传统习俗和社会制度都是男性占优势的环境里,巧媳妇故事群所不言而喻的意义是“妇女的聪明才智不在男性之下”。这类故事的大量流传,则表示了故事的涵意是被人们所接受的。
    (二)《妇女智救王国》固然也是凸显妇女的智慧,但故事的架构无法融入基层农村,故事里的妇女是朝廷大臣的媳妇,否则不会有机会替国王解决困难。对农夫农妇而言,它远不如巧媳妇故事亲切,要以独立形式和巧媳妇故事群并存于中国是很困难的。
    (三)前引《冲波传》里的采桑娘故事,把场景从宫廷移至乡野,受困求援的是周游列国的孔子而非国王,农家妇女的出场便自然而合理了,只是把受困而一筹莫展的人设定为孔子,对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的孔子,未免有些戏谑和调侃。但是,戏谑和调侃是表层的,它的深层意义是妇女视野的放宽,她们较量才智的对手,已不仅是同在农村的公公或其他男性,现在也有信心和社会上的精英分子读书人较量了。《冲波传》不知是何人所写,书已亡佚,也不知成于何时,然而引述它的马骕是清初之人,所以采桑娘的故事可以确知在明朝已经流传。在明朝的民间出现“采桑娘”这样凸显妇女才智并调侃孔子的故事,在当时是思想上的一大突破。
    (四)梁祝故事的主体,从祝英台的男扮女装出外求学,到后来的殉情合塚,真正的主角是祝英台,梁山伯只是陪衬。此外,故事的结局固然显示了祝英台对爱情的坚贞,但在情节开展过程中,给人深刻印象的是祝英台的机智敏慧。随同梁祝传说在民间长期而广泛的流传,祝英台和她的机智敏慧必然获得广大妇女的认同。那么,把《妇女智救王国》接续在梁祝传说的主体之后,把智救王国的妇女具体设定为祝英台而有梁祝双状元的结尾,就故事的社会意义看,它便不仅是梁祝传说的补偿性延续,还透露了女性更多的自觉和自信,并且凸显了政治制度的不公平。
    (五)在从前,取得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途径是参加政府举办的考试,经由考试成为地方性的秀才,或是全国性的进士。进士的第一名称状元,是极高的荣誉。由进士出仕为官,最高的职位可任宰相。但是这些都是男性的专利,女子的才学再高,也没有机会和男子在这方面竞争,她们的地位只能依附在丈夫或儿子身上。如今受到认同的理想妇女祝英台出现了,聪明机智有才学。她和梁山伯师出同门,梁山伯的才学能中状元做宰相,相较之下,祝英台又何尝不能呢?所以不能,只是因为受限于科举考试只能由男性参加的缘故。既然是由于制度上的不公平,祝英台无法中状元做宰相,那么就安排一个特殊事件取一个特赐状元吧!从农村巧媳妇故事群所表示的女性生活智慧不输(或超越)男性,到采桑女子的不输(或超越)读书人,再到受了教育的祝英台应该也可以做状元,民间女权思想的发展,就在一连串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里清楚地反映了出来。
    (六)如果把清朝出现的《梁祝双状元》故事,和同时一些女性作家所作流行于南方民间的弹词①放在一起观察,这种女权思想是更加明白的。检视谭正壁《弹词叙录》所记的两百部弹词,其中有女扮男装去应试而中了状元做宰相情节的作品有五部,其中两部(《四香缘》和《白鹤图》)撰者不详,其余三部(《玉钏缘》、《再生缘》和《笔生花》)的作者都是女性。在这三部作品中,《玉钏缘》的作者佚名,仅知是明末的母女二人,《再生缘》的作者是清乾隆年间(1785年前后)的陈瑞生,《笔生花》的作者是清道光年间(1845年前后)的邱心如,都是文献可考的卓越才女。这些才女在作品中不约而同地出现女扮男装中状元、做宰相的情节,正显示了她们对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不满。在现实社会里既然不能应试出仕,那么就只好把这样的抱负寄托于故事吧。
    (七)中国知识界对女权的呼吁,始于清季鸦片战争(1840-1842)前后,起初的重点在废除妇女缠足,继而论及社会地位和女子教育,但直到民国建立,尚未见女性政治权利的提出。从《梁祝双状元》的故事看,民间在这方面的主张,是明显地早于知识界的了。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2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