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九七八·下·行十: ……但自经董绶经先生之手而复刻出来,今日已为人人之所有。 页九七九·上·行五;行十二: 清人杂剧二集的四十种,殆多半为从来所想望而未之见之作。 且就沈璟之所作言之。 页九八二·下·行五: 久闻编《明诗纪事》的陈田氏,家藏明集至多,颇心焉响往之。 页一一九六·上·行六: 和周宪王杂剧之所载的“净”色作用大略相同。 页二九七·上·行六——七;二十一: 也是十分的混乱的使用着的。……这就上文而明白的可看出来的。 《荆钗记传奇》以孙汝权为主要的净,然他却是那里的蠢蠢。(按:“蠢蠢”连用作名词,未之前见也。) 页二九八·上·行六: 过了不久时候……(按:不久当然是时候,难道还能是地点吗?) 这都是随手拈来的例子,我们觉得编者太不小心,应当改正的。我们不敢奢望文法未通的人能对文学上有多少贡献,但我们可以提醒编者多刊些通顺的文字。 最后说到本期的书评:我们从作者的文笔中可以认识批评者是我们所熟悉的人。且不问评者是否得当,但既然批评了别人,自己多少得负起一点责任来。我认为化名来作公开批评,是太为评者打算,近乎匿名攻击,目的似乎不在讨论学术问题,我不敢赞同。评者态度的严肃或容忍,有他的自由,但总应当自己负起这评论的责任来。 还有一点要说到的是编者编排的方法似乎并不以论文的内容重要与否为次序,亦不以类相从,只是按作者名望的大小为次序。有的重要论文都被排在极后,而名人的并不重要的作品如读书扎记之类,反而排在前面。在先,我以为只有官场和商场才是势利之场;近来,我才知道所谓“文坛”“学术界”亦不免如此,聊复尔尔。 七月十三日,早四点,燕京 编者按: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此据手搞整理。 【原载】据《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三卷扫描录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资料来源: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