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吕微]“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吕微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借助索绪尔关于“内在语言学”和“外在语言学”的命题作为参照立场分析近二十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趋势,指出索绪尔关于内在性、共时性语言学的思想隐含了对历史语言学意识形态性的批判,至今仍然是中国学者批判启蒙政治主体论的、外在性的历史主义研究的学术思想资源。但是索绪尔的“内在语言学”思想囿于传统的认识论无法解释在排除了活动的对象主体之后的形式主义研究如何可能仍然内化了研究主体外在性的价值立场和问题意识,而经过伽达默尔解释学转换的索绪尔命题不仅可以理解中国民间文学当前发展的理论脉络,而且也为研究者主体意识介入研究过程的外在性学术研究和学术政治实践确定了合法性前景。
    一 解 题
    题目中的“民间文学”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学科对象的民间文学;二是指学科本身的民间文学。后者有学者又命名为“民间文艺学”以示区别,在此我使用了多数学者约定的习惯说法——“民间文学”来指称作为学科的民间文学。无论是对象意义的民间文学还是学科意义的民间文学,在使用中因上下文的关系,读者和听众一般都不会弄混,在比较容易混淆的地方,我使用了“民间文学研究”的说法特指作为学科命名的民间文学。
    1846年,英国人汤姆斯建议使用folklore——“民众的知识”这个撒克逊语合成词以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就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称,2尽管在这之前格林兄弟已经出版了《儿童与家庭故事集》(1812~1814年)。因此,即使以1846年作为学科正式启动的标志,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在欧洲登上学科讲坛至今也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比起我们所熟悉的《共产党宣言》的写作(1848年)还要早两年,因此,民间文学已经可以自豪是一门传统不薄的学科了。但是,民间文学并没有像与它同时诞生的兄弟应用政治学——共产主义学说一样与社会实践发生直接关联,对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是在一个相对比较狭小的知识圈子里逐步地积累、缓慢地发展(当然这只是就民间文学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而言,实际的情况是,民间文学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二者之间的互动不可小觑)。民间文学的学术特点决定了这门学科不会因为社会的剧烈变迁而在百年之内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小起小落和小喜小悲),至今,民间文学的一些学派与作为学术的诸多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一样仍然具有发展的潜力。
    一百五十多年来,民间文学先后经历了历史语言学、进化论人类学、功能论人类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等学科从旁襄助的塑型,在学科发展的早期,民间文学甚至与相邻学科比如德国浪漫主义的历史语言学难分你我。回顾学科历史,其他学科对于民间文学的影响都是推动了民间文学内部各个流派的更迭,民间文学没有因为哪个学科的介入而失去自我。但是,今天,民间文学却感觉到了危机,这危机仍然不是因为其他学科对于民间文学边界的侵犯,而是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学者自己对folklore这个民间文学的学科名称,同时也是学科对象和学科核心概念产生了疑问。
    当我们从事某项具体的研究时,我们往往是从一个自认为很明确的状态出发的,或者说我们从一个自明的大前提出发走向一个较小的未知领域(从抽象到具体)。比如,当我们研究某个民间文学文本时,我们对“民间文学”这个基本概念本身没有任何怀疑,因此我们也就不会怀疑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不是一个属于民间文学的文本(田野也是文本)。这时,我们是在一个早就规定好了的学科传统框架中从事某项具体的解题工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我们根据的大前提框架有问题,这个大的前提框架无法使我们的解题工作最终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这时,我们就会产生怀疑,怀疑我们根据的学科大前提出了问题。实际上,我们所有具体的学术研究都是在用我们个别的解题工作给各自的学科提供一种崭新的、独到的和(对于自己来说是)终极的理解,尽管在具体解题的时候我们自己往往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尽管在我们的学术共同体中究竟由哪个人最后臻于重新理解的新境界是个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都将为这一天的到来贡献自己的那一份力量则是毫无疑义的。3目前,我们的民间文学正处在这种境域当中:经过了一百五十多年之后,大家忽然意识到,folklore(汉译为“民间文学”或“民俗”、“民俗学”)这个术语,有必要重新加以定义了,否则,我们的学科将很难从目前的困境中自拔。
    但是,如果民间文学从来没有因为其他学科的越界侵犯而发生根本性的危机,那么目前的学科危机又是因何原由呢?这还得回到刚才的话题:学术与社会的实践关系。也就是说,民间文学虽然没有引发直接的政治运动,但是若说民间文学只是纯粹的知识和智慧,而不具备应用的社会品格则是失实的判断。现代诸学科是在知识的层面对于现代社会问题做出回答(或是在象征的层面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发生功能耦合的关系),因此学科的基本问题往往是社会基本问题在学术层面的知识性转换,学科对其基本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在间接地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或者是社会观念的建设甚至是社会实体的建构。如果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发生了问题,也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不能解决学科的基本问题,那么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立场看就是学术与社会之间的实践关系发生了错位。就此而言,学科危机主要不应从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找原因,而主要应当到学科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关系当中找原因。打个比喻,知识就好比是产品,它首先具有使用价值,其次它是商品,具有交换价值,而各个学科的知识就好比是各种产品和商品;如果社会需求和知识供给之间发生了矛盾,那么无论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都会导致市场上知识商品的价格波动,并预示了可能的供求危机;然而最根本的危机还在于,某一学科知识是不是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和有价值的商品,是否以其使用价值和价值满足了社会的特殊需求和普遍需求。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学术和社会的实践关系相当复杂,不是生产和消费的供求比喻所能全部覆盖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