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凤(Dagmar Schäfer),德国汉学家、科技史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学史研究所所长,2015年8月起担任德国柏林技术大学技术史教授。她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曾在中国浙江大学、台湾地区清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大学学习与工作。其主要研究科学史,特别是中国17世纪宋朝的科技发展史,2011年出版的《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一书获得2012年美国科学史学会辉瑞奖,以及2013年亚洲研究协会颁发的列文森奖等。 先锋语录 宋应星写《天工开物》是对当时皇帝任用机会主义者的回应——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获得了声誉和高职位,但有真本事,像他这样有才华的人反而被冷落。 宋应星希望这本书能够让世人更连贯、更深刻地理解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天工开物》在中国没受到重视,却在日本和欧洲广泛传播,尤其是在日本,该书被视为“植产兴业”的指南。欧洲人、日本人认为它是一本很实用的书,类似《本草纲目》。 明末学者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采煤、榨油、纺织、制盐、制瓷、制火药等生产技术,该书在中国科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时隔三个多世纪后的2015年12月1日,一本研究《天工开物》的新书在中国上市,作者却是一名外国人——德国汉学家薛凤。 25年前,薛凤曾在浙江大学留学,学习古代汉语和新闻,并在当地一家日报实习。之后的暑假,她经常跑到中国当导游,带着旅游团去过西藏、内蒙古、云南……后来读博时,薛凤研究了“中国皇帝的丝绸衣服”,从此便和中国科技史结下不解之缘。而薛凤更愿把自己当做历史学家。 在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学史研究所的办公室里,薛凤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的电话专访。她习惯性地用德语向记者问候,然后用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思维敏捷,回答干净利落。 “仕途无望后的最后一搏” 薛凤先研究的是宋朝皇权,然后又开始研究明朝经济。她对养蚕和纺织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她迈向中国科技史的第一步。博士毕业后,薛凤转而研究明代的经济史和技术史,当时她具体研究的课题便是《天工开物》。如今,10多年后,薛凤对宋应星和他的《天工开物》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完成专著《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 Q 《国际先驱导报》:你为何要研究宋应星和他的《天工开物》? A 薛凤:已有的大部分研究只围绕《天工开物》这一部书来研究宋应星,而没有人研究宋应星的其他作品,更没有人研究这些作品之间的关系。除了《天工开物》,宋应星在同时期创作了其他五六部作品,包括《思怜诗》、《野议》、《谈天》、《论气》等。这些作品是宋应星的整个工程,从写作时间看,这些作品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一并完成,或一起出版的。我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研究。 Q 宋应星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的《天工开物》? A 当时皇帝不理朝政,官员肆意妄为,人们贵金玉而贱五谷,并且明朝北部疆域一直面临满族人入侵的威胁,内忧外患。宋应星对整个社会的处境很忧虑,他想做些事情改变这样的局面。那时候他四五十岁,也知道仕途无望,于是他希望通过写书做最后一搏,他希望皇帝或者其他有权力的高官看到他的书。同时,他这样做也是对当时皇帝任用机会主义者的回应——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获得了声誉和高职位,但有真本事,像他这样有才华的人反而被冷落。 Q 哪些因素影响他写作? A 宋应星的朋友鼓励宋应星写书。宋应星并非来自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和他的好朋友涂绍煃和陈宏绪相比,他的家境最差。涂绍煃是地方官,陈宏绪是高官的儿子。他们三人有共同的爱好,陈宏绪有很多藏书供宋应星参考,而涂绍煃资助了宋应星的出版。 再一个,他来自江西宜春奉新县,离南昌很近,这些地方遍布各类不同的工艺,而不是某一种工艺,也影响了宋应星的写作。如果宋应星只住在杭州或者苏州,他可能只会着重写丝绸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