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所以清末汉族妇女流行穿旗装也是最早从上海发源。光绪十四年的《游沪笔记》中即讲,“洋泾浜一隅,五方杂处,服色随时更易。……女则间效满洲装束,殊觉耳目一新”。《上海妇女服装沧桑史》,《申报》1946年10月7日,第6版。而1929年申报上一则戏院广告中,我们更能看到上海人对“逊清贵族女子之服装丰采”的极力推崇:“尚艺员及小翠花艺员,于此剧之旗装,玉立亭亭,别具风范,富有贵族旗门女子雍容华贵之态,诸君欲睹数十年前逊淸贵族女子之服装丰采者,尤不可不观此剧”。《云讯》,《申报》1929年4月4日,第12版。 [72]《在安琪小姐的客厅里》,《京报副刊》1926年第441期。 [73]《孙传芳通令禁着旗袍》,《民国日报》1926年2月27日;《准备三个革命纪念日的工作》,《中国青年》1926年第155期。 [74]张爱玲:《更衣记》,《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75]在《剥去旗袍和裙裾》中作者发问道:“为何要穿长衫或旗袍?……因为这是士大夫阶级的。”李明那:《剥去旗袍和裙裾》,《女子月刊》1933年第1卷第8期。 [76]伊凡:《评〈长旗袍〉》,《循环》1931年第1卷第6期。 [77]如《申报》一则新闻就提到:“窃贼浦和尚,前晚至法租界居民徐金生家,窃取狐嵌旗袍、洋灰鼠袍子,各一件,共值洋二百余元。”《窃贼禁押三月》,《申报》1921年3月1日,第11版。 [78]这一时期报纸上出现的穿旗袍的妇女基本上都是豪富人家的姨太太或者阔小姐。如《申报》中小说《臥雪记》中描写穿旗袍的玉林就是一位姨太太。《臥雪记》,《申报》1921年1月26日,第14版。此外,在报刊中提到穿旗袍的也多为富豪家庭中的女性。如《某富豪之家庭》,《消闲月刊》1921年第2期。 [79]《十烦恼》,《饭后钟》1922年第2期。 [80]《服妖》,《饭后钟》1922年第2期。 [81]“女招待穿旗袍长马甲来招呼客人,以此来吸引客人”。《纪神仙世界》,《申报》1926年2月24日,第20版。“交际场上的姑娘只得穿几件很鲜艳的时髦大氅或是旗袍来取媚主顾”。《汽车疆场上的窥豹》,《申报》1927年3月5日,第26版。 [82]茅盾:《子夜》,《茅盾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7页。 [83]一个女士下船时被自己旗袍绊倒以致落水丧命,于是扬州人喊出“打倒旗袍”的口号。树春:《打倒旗袍之扬州》,《联益之友》1929年第135期;1928年1月《申报》“自由谈”上的一则报道说宁波火车站一个穿旗袍的妙龄女郎因为穿旗袍活动不便,下火车时自己绊倒,以致毙命。《旗袍致命之惨闻》,《申报》1928年1月16日,第17版。 [84]冯玉祥就曾经作诗来讥讽女学生烫发瘦旗袍,“女学生在学校不是节俭用功,而是穿着时尚”。《冯玉祥针砭女学生烫头发瘦旗袍》,《时代生活[天津]》1937年第5卷第6期。 [85]徐光:《美术特刊号——文学:〈旗袍〉》,《学生文艺丛刊》1932年第7卷第1期。 [86]1934年,蒋介石推行了新生活运动,规定女子不准奇装异服,对旗袍也进行了规定:“旗袍最长须离脚背一寸、领最高须离颚骨一寸半,左右开义旗袍不得过膝盖以上三寸……”《蒋委员长·取缔妇女奇装异服·赣省府拟定取缔办法先从女公务员等实行》,《申报》1934年6月10日,第8版。 (本文原刊于《民俗研究》2016年第3期,第136-14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