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存在的另一种问题是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政府和开发商充当了主角,而传统技艺传承的主体传承人及民众被忽视。作为民间文化,非遗的存在“必须依靠传承主体(社区民众)的实际参与,体现为特定时空下一种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如果离开这种活动,其生命便无法实现。”“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得到群体认同,不能引起群体成员情感上的共鸣和文化价值上的认同,也就不具有传承的价值。”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生与发展都植根于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中,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质与价值。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特色最为明显,如山东的东阿阿胶、临清贡砖、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剪纸等,均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因此,它只能在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传承发展,过分的庸俗化、商品化、市场化,剥离了其生存的土壤,破坏了它的原生性、质朴性,长此以往,人们便会渐渐淡忘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致使手工产品失去市场,造成非遗中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技艺的消失。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是传统技艺和文化价值。 二、传统技艺的生活属性与传承价值 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为主,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传统的手工艺,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审美意趣。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们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是先民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延续下来的。 在农耕社会,手工艺始于对自然物质的利用和各种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农业耕作所需要的犁、耙、锄、耱,饮食起居所需要的陶罐、辘轳、箩筐、簸箕,交通运输所需要的担、车、船、轿以及织锦、染布、造纸等日常生活所需的种种物资,都留下手工艺的印记。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手工艺门类越来越齐全,遍布各地的家庭手工业,满足了民间生活所需。至明清时期,一方面承宋代“巧夺天工”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受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技知识的影响,不仅手工艺门类齐全、技艺精湛,而且各种物品造型精致,装饰繁缛,极具艺术效果,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及审美理想。由此可知,传统技艺是顺应生活的各个环节由低到高、由简至繁,由最初满足人们简单的生活需要到后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源于生活,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是传统技艺不竭的动力。 鲁锦是鲁西南地区传统的民间纯棉手工提花纺织品的总称,它独特的手工提花织造技术和色彩鲜艳的图案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因而成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纺织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鲁锦的主要产区在菏泽、济宁一带。这一带盛产棉花,为满足人们的穿衣及生活需要,在距今五千年的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古代先民们就掌握了葛、麻的纺织技术,到了商周时期出现了原始的织造机具——腰机。到汉代,又出现了斜梁机,斜梁机上有卷经轴、分经木、缯、蹑等部件,使用时可以手脚并用,加快了纺织速度,标志着纺织技术的逐渐成熟。经过唐代的发展,宋时,山东已经成为全国三大纺织中心之一,产品品种有凌、绢、罗、绸、帛等十几种。经过明清两代对纺织机具的改进,鲁西南织锦技术已是炉火纯青。在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后,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织出了富有绚丽多姿图案的1000多种产品,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要。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尤其是在现代化和机器大工业的冲击下,中国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存在误区,把手工艺视为陈旧落后、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致使许多珍贵技艺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对传统文明的延续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19世纪英国的手工艺复兴运动给中国以启示。工业革命引发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19世纪初,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解体,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异军突起,使传统文明如信仰、艺术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于是,以复兴传统文化为目标的手工艺运动在19世纪早期兴起并贯穿于整个19世纪。他们追求人工而不是科技,追求神性而不是理性,尊重自然,维护社会生态环境。尽管手工艺复兴运动不可能改变以科技为主流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但手工艺运动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张使更多的国家认识到,每个民族都有其文明特征,传统的重建有益于整个人类文明的稳定与发展。 所有传统技艺均是人类的发明创造,它不只为人们简单的生活所需,更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木雕、石雕、玉雕、泥塑、面塑给人以美的愉悦;剪纸、刻纸、皮影、年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文明的传承和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手工艺和手工艺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人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与艺术、信仰紧密相连,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人类历史文化延续的见证。它所具有的民生价值、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均是其传承价值所在。 之所以强调传统技艺的传承价值还在于其作为“文化基因”的衍生价值。文化生态(cultural ecology)学认为,像生物界一样,每种文化都类同于生物的基因,都具有鲜活的生命,不同文化之间构成不同的文化圈、文化链,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构成民族文化体系,显示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族品格。与自然界一样,在文化生态系统内,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身的价值,是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结果。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社会里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生产中产生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是相伴共生关系,它们共处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内,系统内每个文化因子的改变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导致文化链的断裂。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某种文化现象的衰落和消亡是客观规律,但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因此,融入百姓生活,适应社会变迁需要,尽可能多地保留传统技艺存在的土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三、在生产与生活互动中延续传统技艺 如何才能使传统技艺持久传承呢?让它回归民众日常生活,在生产实践中创新和发展。从哲学意义上理解,“生产”是一种生长,是一种制造和创造,不一定与市场直接挂钩。但经济学中的“生产”却是与市场、与消费联系在一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传统技艺的“生产”更多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强调的是投入、产出,生产、消费,无论是传统手工艺还是传统医药行业尽管产出的是物质形态的产品,但其中既蕴含了人们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又富有特殊的文化情感。生产性保护的目的就是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产品并为人们所享用从而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技艺。“如果将传统技艺仅仅放在表演台上进行比划,不去面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目标进行生产,这种技艺是保存不了的。……手工技艺这样一种以人为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保护。”现存的很多手工技艺,都是历史上符合当时人们生活需要产生的。现在有些手工技艺因时代变迁失去存在的土壤而消失;有些手工技艺却能够适应社会变迁而变异和发展,因此,必须在生产与生活的互动中传承传统技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