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加社区照顾是解决我国独特老龄化困境唯一可行的养老战略选择。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各种家庭结构和自理情境下,71.1%的父母选择居家养老。如果生活自理的父母采取居家养老,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出现轻微障碍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雇小时工和保姆,或通过白天去托老所、晚上回家的社区托老方式实现居家养老,这样就可以有效发掘、整合、配置现有的各种养老资源,通过居家养老方式,解决绝大多数独生父母的绝大部分养老时间的生活照顾和护理问题。 4.2 集中社会养老是缓解居家养老难以解决困难的补充战略 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哪一种家庭结构,在半自理或不自理情境时,独生子女父母选择寄宿老年公寓、养老院和护理院等社会养老方式累计为26.0%。其原因主要在于:1)父母认为子女工作忙,时间紧,期望子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2)对一些高龄、自理出现严重障碍的老人而言,社会养老机构能提供更周到、高质的服务。3)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住房狭窄,难以满足已婚子女和父母共同居住的需要。4)一些已婚独生子女住家与父母距离太远,甚至在外地或国外,无法给父母提供养老照顾。5)父母期望借助社会机构养老,以期减少家庭矛盾。6)相当一部分子女和父母不愿意在一起共同生活。7)独生子女死亡、伤残至丧失自理能力,父母无人照料。 集中社会养老方式的功能主要是解决生活半自理或不自理老人的照料和护理困难。家境富裕的可以选择老年公寓,家境一般、自理出现轻度障碍的可以选择养老院,不自理者的唯一选择是护理院。 国家统计局2004年对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抽样调查(抽样比为0.966‰)数据显示,这一群体的不自理率为8.81%③。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办公室和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的占9.6%,完全不能自理者占5.0%;农村老年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的占14.1%,完全不能自理者占6.9%④。 依据2007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按不能自理率8.81%计算,届时约有2062万60岁以上老人不能自理,需要特殊照料护理。按大型护理院收养1000人计算,需要建立20620个。到2040年左右,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5亿人,届时约有3965万老人需要特殊照料护理,要建立39650个大型护理院,这是政府和社会无力承受的。总之,要尽可能充实和整合居家养老的社会配套资源,以减轻集中养老带来的巨大资金、人力等投入的重负。 4.3 社区托老是从分散居家养老向集中社会养老过渡的补充策略 白天去社区托老所、晚上回家的社区托老方式,便于子女接送和探望的社区养老方式,其主要功能是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出现轻微障碍老人的一种过渡性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化和减少集中养老的压力和负担。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首批独生子女父母选择社区托老的仅有2.56%。这既说明这批老人对社区托老、养老方式尚不认可,也说明社区托老、养老各方面条件尚不完备,是一个需要大力提倡和发展的养老方式。 5 不同养老方式对资源的发掘整合功能及结构 为应对我国大规模急速而至的老龄社会风险,必须分析不同养老方式对发掘和整合现有养老资源的优劣利弊。本文从各种养老资源的存在场域及提供方式的大视角,分析各种养老资源的内容、责任主体、权利主体、提供者、提供形式、实现场域、适用的养老方式及限制性条件诸方面,探索适宜首批城市独生子女父母选择的主要养老方式。 5.1 各种养老资源的性质及功能结构 养老资源主要包括货币,住房,照料、治疗、康复、护理、关爱等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含体力),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情感和爱心等。图1试图从这些资源的性质、来源、养老需求及稀缺程度、可否与货币置换,以及在现阶段社会条件下能够满足的程度等角度,勾络养老资源的功能关系。 5.2 各种城市养老资源的发掘及整合形式 5.2.1 城市养老的货币资源及实现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老年人获得的各种养老方式往往需要货币支撑,或者说通过货币置换。养老的货币资金来源包括:社会养老保险金、社会医疗保险金、企业或行业年金、家庭货币储蓄、家庭房产财产、土地和商业保险金等。表15展示了这些货币资源在养老过程中的实现形式。 图1 主要养老资源的功能结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