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周星]翔实厚重的地域文化史研究的杰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周星 参加讨论

    日前接到友人管彦波博士邮寄来的《云南稻作源流史》(民族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一书,这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图文并茂,装祯精美,又是我较偏爱的那种实在的学术风格,于是读罢就想写篇书评,既作为祝贺,也作为交流。记得两年多前,作者在名古屋大学访学时曾和我谈论起这个选题,不曾想这么快就出版了专著,他的勤奋向学,真是令我非常感佩[1]。
    对于亚洲稻作文化的研究原本有着很深的国际学术背景,赴日访学使得作者有机会汲取了大量有关此课题领域的国外研究所积累的学术成就,从而使本书从一开始就拥有了较高的起点。也就是说,本书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专业水准,就是因为作者大面积地参考了前辈学者们相关的参考文献和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掌握和梳理了相关的学说和理论。可以说,文献和理论的充分准备为作者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中国学者靠什么才能参与相关课题的国际学术讨论呢?一个显然是明智的研究策略是首先在掌握相关国际学术动态的同时,以该课题涉及到的中国部分的基本事实和材料去介入和影响国际学术研究的相关话题;其次是应该从中国某相关地域的事实和某些具有扎实基础的材料出发进行理论归纳,进而和国际上已有的学说进行对话,修改、推翻或重建新的理论。我觉得,管彦波博士的云南稻作文化史研究,某种意义上正好是采取了此种研究策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国云南省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其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方面也均为世人所瞩目。澄清云南稻作的起源,揭示云南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这对于理解云南地方各民族民众的生活文化史,揭示云南稻作文化在中华农耕文明谱系中的地位以及云南各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贡献,均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由于云南在国际性的稻作文化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此,中国学者也就不得不面对认真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学术责任。我认为,这两点正是本书选题的学术价值。受探寻日本民族文化根源而掀起的稻作文化研究热的影响,不少日本学者曾把目光集中到中国大陆尤其是云南的稻作文化,通过各种调查研究已发表了为数众多的研究成果。管彦波博士的专著,应该说同时也是对日本学者研究成果的正面回应,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其某些片面之处,填补了若干空缺,从而接近于澄清了云南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之谜。
    管彦波博士长期专攻西南民族生活文化史,在本课题中他是致力于从历史学立场全面和系统地研究云南稻作文化,而不仅仅是稻作的起源问题。作者将云南稻作的起源问题置于全中国乃至世界原始农耕起源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入的追溯,并倾向于得出云南是稻作起源地之一的结论,但这并非作者研究的终点,甚至也不是他研究的重点,管彦波博士并未把自己的视野局限于稻作起源的讨论,而是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建构一部完整的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清末的云南稻作文化史。如果说本书所论及起源的部分是对前人研究积累的综合和深化,那么,以此为基础对云南稻作文化类型(旱地稻作、山地梯田稻作、坝区河谷的水田稻作等)与特点的把握和对云南稻作农耕文化史的多层面全貌性描述,则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与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