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俗要保护,恶俗要变革 记者:民俗文化中积聚着民众的集体智慧,承载着千百年来形成的道德观念、精神需求、价值体系等,很多民俗都有益于美德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也是一种美的熏陶。但世易时移,有些民俗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了。 郭永军:民俗中也有良俗陋俗之分,因此存在着一个文化保护和移风易俗的问题。譬如我国各地都有类似让新娘子“尝生”的习俗,或是面条,或是水饺,故意煮得半生不熟的让新娘尝。问:“生不生?”新娘子要答“生”,大家就会心一笑,喜气洋洋。“尝生”不仅蕴含“早生贵子”的祝福,也是有意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闹新房”的习俗也是具有这种意义的,但在一些地方已脱离了贺喜祝福的本意,而蜕变成一种低级庸俗的闹剧,这种民俗的“异化”就不可取了。还有的地方,特别讲究葬礼仪式的繁复、排场,形成了“死人累活人”的怪现象。不过我觉得,我们应该相信民俗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民俗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地调整自身、拓展疆域。如何弘扬良俗,抑除陋俗,让民俗在今天获得新的活力,值得我们细思、深思。 张士闪:我们在征文中发现,孩子们对民俗现象天然地具有一种反思和批判精神。菏泽市牡丹区第一小学的代维从“爸爸不磕头不回家”的记忆出发,对老家年俗、葬俗中频繁的磕头仪式感到不可思议:“每一个人都应记住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但非要磕头吗?像城里的人们一样鞠躬,不是很好吗?”济南舜玉小学的侯同佳,有幸在微山县乡下亲身体验了一回“送火神”的仪式,兴奋之余,忍不住想对这一风俗做个改进,“送火神可以,但不要去烧原野里的枯草,那多容易导致火灾啊,而且枯草烧起来烟雾弥漫是有害环境的”,表现出当代少年对于环境保护所特有的敏感。博兴县第一小学舒在荣以前曾将“乞巧饭”误认为是“七巧饭”,直到在一个寒食节之夜体验了一回,才真正领略到这一习俗在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胆量、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功能,并意识到它对于现今独生子女而言是别具教育意义的。 郭永军:有的民俗,它的意义不是显在的,而是潜在的。比如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就是一种“和谐文化”。再如亲戚之间的年节走动,“泰山石敢当”石刻的设置,秃尾巴老李故事的讲述,正月里来跑竹马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系人心、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的作用。 张士闪:我们生活在民俗中,往往是如鱼在水而不自知,对于民俗文化的由来与意义缺少一种理性自觉。引导青少年关注民俗,不是让他们放弃现代的生活,而是调动他们以文化持有者的身份和眼光去审视身边的生活世界,关注文化现实,提升文化自觉。就此而言,这次征文活动虽然是指向青少年,但又何尝不是面向全社会发出的一个“民俗保护总动员”。 “关注我们身边的民俗”征文将继续面向全省大中小学生展开。本次征文共分为两组:大学生组以论文、调研报告或散文、杂文为主,字数在2000字左右;中小学生组字数与体裁不限(诗歌、小说除外)。邮箱地址:sdminsuxuehui@yahoo.com.cn;也可邮寄至济南市舜耕路46号齐鲁文化会馆八楼山东民俗学会,邮编:250002。投稿人须提供真实姓名、所在学校班级、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资料,并在邮件主题栏或信封正面注明“关注我们身边的民俗——征文”字样。征文截止日期:12月31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