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银鞍桥饰 辽(公元916年-1125年) 最大者高35厘米,宽22厘米,厚0.1厘米 1954年内蒙古赤峰辽驸马墓出土 契丹族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原来是鲜卑族的一支,主要活动在辽西地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唐朝末年,契丹族日益强大,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历史上称为辽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政权。 契丹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与马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在其族源传说中就有马出现,他们认为很久以前一个男子乘白马浮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而下,一个女子驾青牛车浮潢河(今西拉木伦河)而下,两人在木叶山相遇,结为夫妻,成为了契丹族的祖先。他们生了八个儿子,分居各地,繁衍后代,逐渐演化成了契丹族的八个部落——古八部。在早期的契丹社会,游牧和渔猎是主要的经济活动,马是契丹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转徙随时,车马为家”,契丹男子自幼便练习骑马射箭,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技能,也是他们保护自己部族的军事手段。在考古发掘的辽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马具,如马鞍、马镫、车马铃等,现存的辽代绘画和辽墓壁画中也有大量表现他们与马共同生活的场景。 契丹民族骑马、爱马,所以很重视对马具的制作和装饰,其高超的装饰艺术深受中原汉人喜爱。后汉许敬迁在其《请禁断契丹样装服》的奏章中说:“天下鞍辔、器械,并取契丹样装饰以为美好。”奏请“明诏毁弃”。但是精湛的少数民族手工业艺术一旦进入中原,想“禁断”也禁不掉,所以宋以后,中原地区还在仿造契丹样马具装饰。根据宋太平老人撰《袖中锦》记载,契丹鞍与夏国剑、端砚、蜀锦和定瓷等并列为天下第一,显示了契丹民族鞍具装饰艺术的高超绝妙。当时的辽朝皇帝还常以制作精美的马具、良好的马匹馈赠宋朝皇帝和其他邻邦诸国。在已发掘的辽墓中,最常见的随葬品也以马具为多。 1954年内蒙古赤峰辽代驸马墓出土了8套马具,其中这套包裹在马鞍上的鎏金银饰件,压印有双凤戏珠纹、牡丹纹、流云纹等精美纹饰,流露出契丹族对马和马具的珍爱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