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观音菩萨像 北魏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 高27.5厘米 这尊由汉白玉雕成的菩萨像头戴花冠,身披缨络,立于莲花座上。这是典型的中国式佛教造像,长圆清秀的面貌,飘逸的服饰,阴刻的线条,都是中国造像艺术元素的体现。 佛教造像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步入中国的,高螺髻,通肩大衣,手印与背光,这些佛像特征不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而是来自域外。虽然雕刻内容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但佛教要在中国传播,无疑要受到中国的民族传统和审美倾向的影响,其艺术发展必然要与中国文化艺术相融合。从佛教传入中国的那天起,佛教造像艺术就踏上了中国化道路,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相貌的佛教造像。 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是以外来佛像为模本的,无论深目高鼻、眼睑细长的犍陀罗风格,还是脸型圆润、双目圆睁的秣菟罗风格,都与中国的审美具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国人将自己本土的审美与加工艺术融入到佛教造像艺术之中。例如,鲜卑人将面相丰圆、肢体强悍的特征融入到当时的造像之中,将中国帝王的威严与自信的精神面貌融入到佛陀的静穆与神秘的情态中。在鲜卑统治者追求汉化、倾慕南朝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下,佛像的面相变得长圆清秀,佛像服饰改变为褒衣博带式的汉式服装,菩萨换装为头戴花冠,身着交叉披帛,下身穿羊肠大裙的模式。随着鲜卑统治者汉化程度的加深,南朝士大夫崇尚的“秀骨清像”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面相丰圆、体态丰满壮实、神情肃穆的风格被面相清秀、形体优美、神态飘逸的新风格取代。当中国与西域交往频繁,“面短而艳”风格的佛像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造像将这种风格视为新的潮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隋唐时期崇尚丰肥的特色。 佛教造像的变化是与当时人们审美观点息息相关的,当这些外来佛教艺术之风传入中国之时,就开启了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的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艺术之风与中国本土艺术已是难解难分,甚至将外来艺术风格融入到本土艺术之中。不仅是面貌、服饰的改变,中国佛教雕刻艺术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衣纹处理上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阴线刻表现方法。 佛教造像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是因为他们充满了庄严与圣洁,透过慈祥亲切的佛教造像,人们感受到了浓烈的宗教魅力,体会到了一种自然、和谐、秩序和镇定之美。在这些佛教造像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中国艺术之美,中国风格的服饰,中国式的面貌,中国式的线刻技法,这一切都符合中国百姓的审美观点,也进一步促进了佛教造像中国化的定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