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衙四厢——中央最高统兵机制 “三衙四厢”是北宋中央统军机制。(37)此机制后世视为成功的兵制。明宣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殿试制策中询及三代、汉、唐、宋纲纪、统体、制度之得失时,状元费宏与榜眼刘春在对策中,不约而同地肯定宋代兵制“三衙四厢,兵之简关有道”,而不提枢密院。(38)北宋统兵权实握于三衙四厢帅主之手。 宋代兵种有五:禁兵、厢兵、役兵、乡兵、蕃汉兵。以上五兵种,中央三衙四厢统兵的主要是禁军,为国之正规军、主力军,平时守御,战时打仗。其次管厢军。 1.禁兵:殿前司军、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为“天子之卫兵”,居则卫镇,出则戍更。为国之正规军。宋代禁军不同于唐府兵,“是国家提供衣食住等所有条件的募兵”。(39)宋太祖朝开宝中,禁军十九万;太宗至道中,禁军三十五万;真宗天禧中,禁军四十三万;仁宗庆历以来,全国总兵力为二百二十五万,禁军为八十二万。(40)禁军除京师守卫禁旅之外,尚有更戍的屯驻或驻泊禁军、就粮禁军。 2.厢兵:诸州招募者,隶于诸州,为诸州镇兵,以分给役使,或亦更戍:“宋朝以备战卫为禁军,以给徒役为厢兵,各隶其州之本城内,总于侍卫司。”后又分出“教阅厢军”,神宗时升为“下禁军”。(41) 3.役兵:“三曰役兵,群有司隶焉”,诸司招募者,如牧监,如漕运挽舟,或管库,或服工役,因业专事役,“故处而不更”。(42) 4.乡兵(民兵,包括保甲、土丁):“什伍其民,教之武事”,选于户籍或士、民应募,在所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参加战斗,皆系终身终军,不更番。(43) 5.蕃汉兵:蕃夷内附,纠集用之,以为藩篱之兵。(44) 以上五兵种,中央三衙四厢统兵的主要是禁军,为国之正规军、主力军,平时守御,战时打仗。 三衙、四厢建置之源流: 三衙全称为: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 四厢全称为:捧日步军左、右厢,天武马军左、右厢(隶殿前司),龙卫马军左、右厢(隶侍卫亲军马军司),神卫步军左右厢(隶侍卫亲军步军司)。俗称“上四军”。(45) 殿前司起源于五代后周殿前诸班直,即殿前军,原是后周皇帝亲军。因后周中央禁军侍卫司亲军不可靠,周太祖郭威就开始强化殿前军,置殿前都指挥使和殿前都虞候之职。周世宗于显德元年(954)高平之战后,由殿前诸班直正式组建殿前军,显德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壬申),殿前司设殿前都点检,位于都指挥之上,“以滑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驸马都尉张永德为殿前都点检”。这是殿前司建立的标志。(46)显德六年,继张永德之后,赵匡胤任后周殿前都点检。(47)至此,后周殿前司都点检成为握兵权最重的皇帝亲军统帅。赵匡胤正是凭着殿前司都点检军职,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的: 殿前军起于周世宗,是时太祖为殿前司都虞候。初,诏天下选募壮士送京师,命太祖择其精、高者为殿前诸班,而置都点检,位都指挥使上。太祖实由受禅。(48) 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源于五代后梁侍卫亲军。后梁初,“授(刘)捍侍卫亲军都指挥使”。(49)故胡三省曰:“自梁以来,有侍卫亲军、侍卫马军、侍卫步军。”(50)其后,胡三省又说:“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之下,又有一马军、侍卫亲军,此皆梁、唐所置。”后汉已明确置“侍卫司”:“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洪建判侍卫司事。”(51)故欧阳修谓: 五代为国,兴亡以兵,而其军制,后世无足称焉。唯侍卫亲军之号,今犹因之而甚重,此五代之遗制也,然原其始起微矣,及其至也,可谓盛哉!当唐之末,方镇之兵多矣,凡一军有指挥使一人,而合一州之诸军,又有马步军都指挥使一人,盖其卒伍之长也。自梁以宣武建国,因其旧制,有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唐因之,至明宗时,始更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52) 然,宋初侍卫司为一司,未分为二司。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副使与都虞候为侍卫亲军司最高长官,其下,设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而殿前司罢都点检不置之后,殿前司都指挥使为最高长官。这样,就形成“二司三衙”体制,即侍卫司与殿前司为“二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与殿前都指挥使衙合称“三衙”,故南宋史家王应麟《玉海》与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说: 建隆二年闰三月戊辰,慕容延钊罢(殿前都点检),自是都点检不除。建隆二年七月庚午,高怀德罢殿前副都点检,自是亦不除。殿前司与侍卫司马军、步军为三衙。其实两司,而侍卫司都指挥使外,又分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殿前司亦参马步军,总于都指挥使。故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虞候,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副、都虞候,与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副、都虞候,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副、都虞候,两司、三衙合十二员,分天下兵而领之。此祖宗制兵之大略也。(53) 宋初禁军总于侍卫司与殿前司:“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殿前、侍卫二司总之。”(54)由皇帝亲兵发展起来的侍卫司与殿前司,能成为中央禁军的主要军事组织,取代藩镇牙兵,这是由五代以来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 侍卫司与殿前司二司并置其间,侍卫司地位比殿前司要高。侍卫司虽都虞候之地位,亦在殿前司都指挥使之上: 国初,侍卫亲军置都指挥使,虽都虞候亦在殿前都指挥之上。……咸平三年,王超自殿前都指挥使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实录》:自王超罢职,无复任者,而侍卫司马步军遂分为二,并殿前号“三衙”;而马、步二军始居于殿前司之(下)焉。(55) 真宗景德二年(1005),王超罢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56)侍卫司不复置本司长官,其衙署也废。景德三年,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官廨移作接待契丹使者的怀远驿。(57)于是,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与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各自独立,侍卫司遂一分为二司,即侍卫亲军马军司与侍卫亲军步军司,从而,与殿前司合为“三司”,《宋史·兵志》对侍卫司演变总结道: 侍卫司: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步军亦如之。自马步军都虞候以上,其员全阙,即马、步军都指挥使等各领其务,与殿前号为“三司”。(58) 此“三司”,已罢去侍卫司总司,其禁军组织与原先三衙同,故其后沿称“三衙”,而不称“三司”。景德二年,宋代三衙军制正式确立。(59) 四厢之设,起源于唐。用李靖《兵法》,诸军各分左、右厢统之。五代后梁以方镇建国,以镇兵用之京师,京师兵有四厢,诸军有两厢。太祖作阶级法,专治禁军,而国之镇兵通谓之厢军。其京师禁军番号,雍熙四年(984),原日骑,改名捧日。太平兴国二年(977):龙捷,改名为龙卫;虎捷改名神卫;控鹤改名为天武。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各有左、右厢,每厢各有三军。(60) 宋代三衙各有编制,互不统属。殿前司统兵长官为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殿前司最高指挥官,原为殿前都点检,因赵匡胤曾任后周殿前都点检而不复置。侍卫亲军马军司与步军司长官类殿前司,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管军。三衙编制,以厢、军(直)指挥(营)、都为梯级单位,其中诸班直相当于军级、指挥也称营。 以《神宗正史·职官志》法定编制为例: (一)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设吏二十人。分案六。 直辖马军诸班直,诸班有都虞候、指挥使、都知、副都知、押班;步军御龙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都指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 班、直都虞候与军一级都指挥使相当。(61) 下辖捧日左、右厢。编制:厢(十军为厢),各有都指挥使;军(五营为军),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指挥(营),每指挥(五百人)有都副指挥使;都(每都一百人),每都有军使(步军谓都头)、副兵马使(步军谓副都头),五都为营。 天武左、右厢编制:厢(十军为厢),各有都指挥使;军(五营为军),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指挥(营),每指挥(五百人)有都副指挥使,统以五都(每都一百人),每都有军使(步军谓都头)、副兵马使(步军谓副都头),五都为营。(62) 除龙卫左、右四厢之外,殿前司下辖大量有番号的军,如骑军拱圣军二十一指挥、骁骑军二十三指挥,步军神勇上下军二十一指挥、宣武上下军二十指挥等等。(63)每军之下为指挥,指挥之下为都。 (二)侍卫马军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以上为管军),各一人。设吏十八人。分案六。 龙卫左、右厢:厢,各有都指挥使;厢各三军,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军下为若干指挥,每指挥有都副指挥使;指挥下为若干都,每都有军使(步军谓都头)、副兵马使(步军谓副都头)、承局、押官。 除龙卫左、右四厢之外,马军司下辖大量有番号的军,如云骑军十五指挥,骁锐军四指挥,武骑军十一指挥等等,每军之下为指挥,指挥之下为都。(64) (三)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以上为管军),各一人。设吏二十四人。分案六。(65) 神卫左、右厢:厢,各有都指挥使;厢各三军,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军下为若干指挥,每指挥有都副指挥使;指挥下为若干都,每都有军使(步军谓都头)、副兵马使(步军谓副都头)、承局、押官 除龙卫四厢军之外,步军司辖有步武军六指挥(庆历中增指挥六)、虎翼军九十六指挥(旧指挥七十五,庆历中增置二十一)等大量有番号的军,军之下为指挥、都。(66) 两侍卫司下属军事单位编制与殿前司类同:分厢、军、指挥(营)、都四级。《武经总要·前集》卷一《军制》:“大凡百人为都,五都为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或隶前,或隶两侍卫司。”同前书卷二《日阅法》:“凡五百人为一指挥,其别有五都,都一百人,统以一营居之。” 王曾瑜《宋朝军制初探》补充说:“这是禁兵编制大致规定,然而在事实上却不整刈划一。”(67)如规定每指挥兵员是五百人,实际上往往不足数。仁宗朝包拯申报冀州挪移马军十指挥另往他处就食粮草,所开具各指挥兵员如下:骁锐军第三指挥358人;云翼军第八指挥449人、第十一指挥473人、第十三指挥471人、第十四指挥462人、第二十一指挥470人;万捷军第一指挥439人、第七指挥375人;骁捷军第三指挥425人。(68) 其他,如每厢十军,每军五指挥等,都应作如是观。 三衙职掌,以《哲宗正史·职官志》(《宋史·职官志》所载三衙编制与职能均依此)为例: 殿前司: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马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入则侍卫殿陛,出则扈从乘舆。大礼则提点编排、整肃禁卫、卤簿仪仗。及掌宿卫之事。兼统制捧日、天武左右四厢军。 侍卫马军司:掌马军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入则侍卫殿陛,出则扈从乘舆。大礼则提点编排、整肃禁卫、卤簿仪仗。及掌宿卫之事。兼统制龙卫左右四厢军。 侍卫步军司:掌步军诸指挥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入则侍卫殿陛,出则扈从乘舆。大礼则提点编排、整肃禁卫、卤簿仪仗。及掌宿卫之事。兼统制神卫左右四厢军。(69) 三衙四厢军,虽分隶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然其编制相对独立,习以“四厢”与“三衙”并称之,现把四厢军从三衙中再抽出,列其编制,以示与其他诸军区别之特殊性: 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管军)一人。 捧日左、右厢:厢各三军,每军五指挥,各有都指挥使一员,都虞候副之。管京师旧城左厢。 天武左、右厢:厢各三军,每军五指挥,各有都指挥使一员,都虞候副之。管京师旧城右厢。 龙神卫左右四厢都指挥使(管军)一人。 龙卫左、右厢:厢各三军,每军五指挥,各有都指挥使一员,都虞候副之。管新城左厢。 神卫左、右厢:厢各三军,每军五指挥,各有都指挥使一员,都虞候副之。管新城右厢。 以上捧日军司、天武军司、龙卫军司、神卫厢军司,为上四军。又有第四军,安置所退年高兵士,无都指挥使。只设军都指挥使。(70) 四厢以王城之兵,拱严轩陛、徼巡都城:“上四军各有左右厢,厢各三军。王城之兵,以内政寄令,立厢部之帅,总车骑之军,拱严轩陛,徼循都城。”(71)综上所述,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主要职责为掌本司诸军指挥名籍、日常事务、军训、守卫京师,以及扈从乘舆与国之大礼提点编排仪仗、警戒等事。 至于号称三衙总天子之卫兵——内、外禁军,如苏辙所言“总领中外师旅,内以弹压貔虎,外以威服夷夏”,(72)只是宋初时事,三衙管军曾赴前线统兵打仗;其后,“随着各地文臣统兵体制的确立,出征或镇守也不再抽调三衙管军前往,三衙管军逐渐沦为只是负责京师宿卫之任”。(73) 同样,三衙总领在外禁军,基本上也是停留在名义上。“其在外者,非屯驻、屯泊,则就粮军”,也就是说,凡地方屯驻、屯田与就粮禁军,都是地方禁军,经历了北宋前期的发展,禁军实际上在京师禁军基础上,又增加了“在外禁军”这一大块。关于宋朝兵制这一变化,以及屯驻禁军、驻泊禁军、就粮禁军之别,《群书考索》有比较明确论述: 总论宋朝兵制,太祖定制:凡禁军之亲近者,号“诸班直”;非诸班直者,隶于军头【司】、皇城【司】,内守京师,外备征戍。其出戍边或诸州更戍者,曰“屯驻”;非戍诸州而隶总管者,曰“驻泊”;非屯驻、驻泊,以籴贱而留之者,曰“就粮”。(74) 包括“屯驻”、”驻泊”、“就粮”这一大块“在外禁军”,已成了地方禁军。事实上,三衙并不能指挥地方禁军,处理地方禁军日常事务。如: 陕西一路就粮禁军,昨定十万人额。自今春令监司分简,至今未奏简退若干、见管若干。 况今用兵之初,关中不稔,若当招简,不可后时。令陕西、河东诸路都总管司,据士兵额阙数,选兵官往诸州速招简及额。(75) 上引陕西路十万就粮禁军,其揀退老病嬴弱兵士工作,由路监司负责,并由监司上奏“简退若干、现管若干”。至于因急于用兵,招募地方禁兵工作,则由路都总管司负责。皆与三衙无干。故,南宋史家章如愚就指出:“军在州县,本在京师,亦殿司、侍卫司之兵也。然其所生长,知有州县,不知有殿、侍司,殿、侍司亦不复稽考。州、县之兵也,名曰内属,其实外军。”(76)因此,有学者研究认为:“地方禁军依照遥隶模式隶属三衙,不论是从驻扎区域、指挥关系、后勤保障,还是作战任务等诸多方面来看,皆不会改变他们实为地方军的本质。”(77)这个结论是符合宋代禁军编制与运行实际的。 值得注意的是,三衙主帅权力独断,保留着古代偏裨部将禀命大将一人的旧制,与宋代诸路大将——经略安抚使或路兵马都总管,须与兵马都监以上至副安抚使、副总管共同议军事、同签署命令不同。仁宗朝对夏用兵时,签署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兵马公事尹洙《上吕相公(夷简)书》说: 古者大将出师,其下皆偏裨、部曲,莫不禀命大将者。今诸路都监而上,皆与大将均其所统。虽名器至异,然皆署事而同议,非古制也!不独非古,只以国朝殿前、侍卫司军制言之,亦异矣!今殿前都虞候乃都指挥使之贰,较其名品不甚相远,至于署事皆不得预。岂非戎事尚一,其下止当禀命耶?(78) 故翰林学士范祖禹在《上哲宗论曹诵权马军司有二不可劄子》中说: 臣伏见枢密副都承旨曹诵权马军司事……于事理,有二不可: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今(枢密)副都承旨为枢密属官,权任管军,是本兵之地又得握兵,合而为一,非祖宗制兵之意。其不可一也。自英宗以来,不用外戚管军。盖以管军之臣止有三人,而外戚素非将领,又无勋劳,止缘恩泽,遂为统帅,岂得将士心服哉!……今陛下初听政,而开外戚管军之渐……其不可二也。(79) 三衙之权归于三帅,三管军。范祖禹的看法,反映了三衙统兵机制的特点,这是由于三衙禁军为皇帝亲军,承担守护天子安全,需备非常,极关机密,三帅有权独断行事,非诸路兵马用兵需集众议定作战方案可比。故真宗景德初,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典禁军护驾亲征,“未尝与副将言及军事”,真宗就肯定其“识理道”,遵守法制。(80) 三衙权重,三衙都指挥使礼遇视宰执:“殿前、马、步三帅,朝廷待遇,礼继二府。”(81)如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高俅为太尉、殿前都指挥使,上奏言:“奉御笔,恩数等并依执政官例施行。续蒙差到尚书省散祗候一十人,枢密院承引官二十一人。”(82) 管军为武臣极任。(83)三衙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管军之任。“三衙九员长官,可称‘三衙管军’”。(84)另加上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和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二位管军,三衙共十一位管军。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对十一位三衙管军之品序作了规定: 殿前都【指】挥使在节度使之上,殿前副都指挥使在正任观察留后之上,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在正任观察使之上,【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在正任观察使之上】,殿前都虞候、马军都虞候、步军都虞候在正任防御使之上,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龙神卫都指挥使在正任团练使之上。(85) 但,由于殿前都指挥使与副都指挥使不并置,马、步二司都指挥使常阙,三衙之管军实际只有三衙殿前都指挥使或副都指挥使一位,马、步军都指挥使或副都指挥二位,都虞候三位,共六位常置。“遂有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和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参与管军,于是又有‘管军八位’之说”:(86) 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凡贵于正任,重于管军……以节度使、留后、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为正任。以殿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三衙都虞候,天武捧日、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为管军。(87) 熙宁九年,殿前都指挥使郝质言:“往军器监与判监刘奉世会议军器。”上批:“三师(帅),朝廷待遇礼继二府,事体至重,寺监小官岂可呼召使赴期会?自今止移文定议(会议)。”管军八位,武弁军门号“八桄梯”。盖三衙都指挥使、三军都虞候、四厢都指挥使为管军。(88) 经政和确定管军品序,其序位、官品分别为: 殿前都指挥使 在节度使(从二品)之上 殿前副都指挥使 在正任节度观察留后(正四品)之上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在正任观察使(正五品)之上 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在正任观察使(正五品)之上 殿前、马、步军三军都虞候 在正任防御使(从五品)之上 天武、捧日都指挥使 在正任团练使(从五品)之上 龙卫、神卫都指挥使 在正任团练使(从五品)之上(89) 如:郭仲荀建炎二年任殿前都指挥使,序位在节度使之上。特与依节度使法,封赠三代。(90) 三衙本为皇帝亲军,掌宿卫天子。后扩展为统领全国军旅,亲军变成国家正规军。这是宋代皇帝建立中央集权之后,从巩固国家统治考虑,把天下之兵都成为“天子之兵”,都成为效忠于皇帝的亲兵,以免重蹈唐五代藩镇握兵权的覆辙。 宋对三衙帅之任命资格,用“边功、戚里、班行”三种人。破例起用皇帝的姻亲戚里为三衙帅,其目的,寓有“牵制边功或军班出身之意”。(91) 三衙帅之选拔,出自堂除。即不经枢密院或吏部,由宰相奏除。(92) 宋代祖宗家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无不渗透到每个军、政组织之中,即使宋代皇帝对自家亲军也不例外:“殿前司与侍卫司马军、步军为三衙,其实两司……两司不独为亲军而已,天下之兵柄皆在焉。其权虽重,而军政号令则在枢密院。此祖宗之微意,非前世所可及也。”(9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