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平(1959-),男(汉),云南省大姚县人,法学博士,长江学者,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民族政治学、地方政府与边疆治理。 摘 要:我国的发展把边疆问题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的事实,促成了我国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对边疆研究的介入。然而,各个学科对边疆的研究都有自己特定的视角,于是便带来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那就是不同的学者对我国边疆的看法并不一致,甚至在同一场合讨论我国边疆问题的学者各自所说的边疆都不同一,出现了严重的认知冲突。我国的边疆研究要实现对国家需要的有效回应并健康发展,首先就必须在我国边疆的认识问题上形成基本的共识。这就把“如何认识我国边疆”这样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推到了边疆研究者的面前。总结世界各国的边疆研究,以及我国边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只有把边疆置于国家疆域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边疆,对我国边疆的各种形态和相互关系进行整体审视,并结合边疆治理来看待边疆,才能对我国的边疆形成客观、准确、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国家政治地理空间;疆域;边疆;边疆治理;国家崛起 一、问题的提出 跨入21世纪后,我国由改革开放推动的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而居于世界第二位以后,中国的崛起便浮出了水面。中国快速的发展和崛起凸显了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我们国家的活动范围和国家利益大大超越于领土,已经稳定地覆盖于全球;二是国家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源于国土空间的边缘地带,必须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边缘区域的功能。这样的现实又必然地引出两个问题:一是国家治理和发展的地理空间范围空前扩大,并已经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地理空间场域中;二是国家治理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疆域的边缘地带。在国家治理和国家发展的地理空间谋划中,边缘性区域的意义空前凸显,而这个边缘性的区域通常是用“边疆”概念来指称和描述的。 边疆的凸显这一事实,必然地将边疆及边疆治理的研究迅速地拉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边疆问题研究的传统学科在我国边疆研究方面已尽到最大努力,但取得的成果与现实的需求仍相去甚远。的确,中国迅速凸显的边疆现象和边疆问题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某个或某几个学科有限的视野和进行的研究是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的。于是,我国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回应,不仅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边疆问题,而且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学等学科也介入了相关的研究,形成多个学科和众多学者共同研究边疆现象和边疆问题的局面,边疆研究机构纷纷建立,“边疆”也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形成了“边疆热”。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看待问题的独特角度。在多学科介入边疆研究的条件下,不同学科看待边疆、认识边疆的角度并不一致,于是便形成了边疆研究的多个视角。这样一种多学科多视角的边疆研究,正是边疆研究繁荣的真正内涵所在。但是,由此也引出一个始料不及的问题,那就是边疆研究的不同学者基于自己的学科立场和学科视角来看待边疆,各自对于边疆的看法以及所形成的边疆观念并不相同,各种看法和观念之间的差异很大。众多研究者在边疆是什么的问题上缺乏基本的共识。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在同一场合热烈讨论我国边疆问题的多位学者,各自所说的边疆并不同一甚至大相径庭,存在着严重的认知冲突。这样的学术讨论可能会很热烈,但取得的成果却由于在基本问题上缺乏共识而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国外的边疆研究尤其是国外学者关于中国边疆的观点也纷纷被援引。国内的一些研究者甚至将国外的观点奉为经典,在讨论中国的边疆问题时把国外学者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更有甚者,还以国外的观念或理论来批判中国学者,把国外学者关于中国边疆的认识当成了绝对真理。 我国边疆研究中的认知冲突以及崇洋媚外的心态,不仅对准确认识我国边疆无益,而且还成为我国边疆研究繁荣背后的隐忧。当前我国对边疆的看法上缺乏基本共识的状况,无论是对于准确认识我国当前边疆的状况,进而进行有价值的研究,还是对于我国边疆问题解决方案的形成,都是有害无益的;把国外的观点和理论奉为经典的做法,对我国边疆研究的健康发展来说,则是一种消极的干扰。诚然,国外学者的边疆研究包括对中国边疆研究的成果,对我国的边疆研究具有参考价值甚至具有启示作用,但我们不能无视其所秉持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取向与中国现实存在不一致甚至相抵牾的一面。再说,对于我国的边疆和边疆治理最有发言权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完全能够对自己国家的边疆做出客观、全面、准确的说明。中国的边疆研究者应该有这样的学术自信。 我国边疆研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现象表明,在我国已经出现“边疆热”的情况下,如何认识我国边疆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这样的现状已经影响到我国边疆研究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就“如何认识中国的边疆”的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