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讨论和结论 在我国现行的边疆认知冲突中,有一种边疆认知最有影响,也是导致边疆认知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把历史上长期延续的边疆认知和边疆观念视为经典,进而将其绝对化,不仅拒绝承认近年来新出现的边疆形态,而且对根据现实形成的关于边疆的新的认知和观念主动出击,引出了许多无谓的争论,对客观准确地把握我国今天的边疆状况形成干扰。 此类现象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产生和存在也有其历史的根源。我国边疆自秦汉之际形成后的发展演变持续了2000多年,但绝大多数时间边疆的变化都十分缓慢。千百年变化不大的边疆,在为已经形成的边疆认知和边疆观念的合理性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会导致对于边疆的既有认识和观念的固化。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边疆架构随着国家形态的根本转型而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但相当长时间内强调边疆的民族问题并以族际关系问题取代其他边疆问题的政策认知及其实践,又为以陆地边疆为核心和以族际关系界定边疆的传统边疆认知的延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样的历史和文化不仅把传统的边疆认知塑造成为一种强大历史惯性和习惯势力,也为一些人将传统的边疆认知和观念奉为天经地义的态度提供了支持。在此背景下,把传统的边疆认知绝对化,拒绝以新的角度来定义中国的边疆、拒绝接受新的边疆认知和边疆观念,就成为当前边疆研究中的一些人的基本态度。 然而,今天的时代已经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化时代的形成而有了新的规则和主题,今天的世界已经由于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而有了新的格局,今天的中国已经全面地融入世界而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并日渐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中国自身的情况和面临的世界形势已经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我们还有必要把传统的边疆认知视为经典而牢固坚守吗? 答案当然应该是否定的!在我国面临着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刻,对国家边疆的准确认知和界定,攸关对我国疆域形态变化之后关于边疆的准确描述和知识体系的形成,攸关新形势下国家边疆的构建和塑造,攸关我国的边疆研究能否为国家的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支持。因此,根据新的形势而形成对边疆的正确认知,既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承载着由时代提出的历史责任。在这样的形势下仍然在边疆认识问题上抱持传统知识而不愿接受新的观念,就不仅会因食古不化、抱残守缺而影响到边疆研究的发展,而且会对国家的边疆治理造成干扰或误导。 今天我国的边疆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全面地审视中国边疆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把我国的边疆置于国家疆域的基础上,结合世界疆域变化和其他国家的边疆实践,从自己国家治理和国家发展的立场出发,对我国的边疆形成准确而完整的认知。在此过程中,自然需要挖掘我国传统边疆认知、边疆观念和边疆治理方略的历史文化资源,从中吸取智慧,但不能因此而背上历史的包袱;需要借鉴国外的边疆实践和边疆研究的成果,又必须立足于我国现实并保持自己的学术自信;既要对边疆的特定形态进行专门和持续的研究,又不能将其绝对化而以偏概全。为了客观、全面、准确、完整地认识中国今天的边疆,必须坚持国家视角,把边疆置于国家疆域之上,以历史的眼光、紧扣国家治理、全面而完整地进行认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