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思想有三重维度 中华思想有三个非常突出的维度。一是追求天人合一。中国人思考问题,喜欢把人类置身于自然之中,从自然中汲取人生智慧。《周易》对天道、地道、人道的内在贯通进行阐述,提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经典命题,奠定了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的基本框架。关于如何效法天道,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儒家主张效法天道刚健有为、宽容包含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家主张效法天道柔弱的属性,见素抱朴,无为而治。佛教表面上不谈“天道”,但它关于世界缘起的深入分析,实质上是另外一种“天道”,“缘起法”成为“佛性”的基本依据。 二是追求顺乎人性。尊重人内心真实的情感,听从人内心真实的呼唤,是中华思想的重要原则。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内心,历史上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说明人渴望“仁爱”、“尊严”、“秩序”和“理性”。人类内心的上述情感和理性有时会出现矛盾,但解决矛盾冲突最自然、最恰当的方式最终内在于人心。庄子认为真正的人性不是道德情感,也不是理性能力,而是回归自然的超越情怀。佛教认为真正的人性是佛性,是众生超越生死轮回、追求佛国的品性。但是,所有思想家都认为,有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思想才会有穿透力。 三是追求彰显道统。中国很早就形成了“道统”思想。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提出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等相传的明确谱系。先秦道家亦构建出自己独特的道统观。中国思想家就把对“道”的追求当作最高准则。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老子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他最担心的是偏离大道。中国思想家们相信,“道”是生命的根底。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对“道”的“焕然自信”和“守死善道”气度是中国思想家的高贵品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