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代西方关于情感史的研究:概念与理论(3)

http://www.newdu.com 2018-03-12 《社会科学战线》 查理斯·齐卡 参加讨论

    三、情感史研究理论
    1.威廉·瑞迪与“情感表达”
    美国历史学家威廉·瑞迪是首位将生命科学理论引入情感史研究的学者。(45)瑞迪专长于法国史研究,曾师从人类学大师克利弗德·纪尔兹(Clifford Geertz)和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Jerome Kagan),分别取得人类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心理学(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学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瑞迪尝试将历史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从全新的视角研究情感史。(46)
    瑞迪在其《感情研究指南:情感史的框架》(The Navigation of Feeling:A Framework for the History of Emotions)一书中,(47)借鉴认知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情感史。在该书的后半部分,瑞迪将法国的历史进程同情感联系在一起,认为18-19世纪先是法国“贵族式”荣誉准则(aristocratic code of honor)盛行,而后在大革命和恐怖时期极端“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兴起;随着革命后伪善、怀疑和恐惧情感的蔓延,拿破仑独裁统治时期新的“民主式”荣誉准则(democratized code of honor)最终占据上风。瑞迪将情感理论引入18-19世纪法国史研究当中,展现出学者在情感史研究方面的初步尝试和有益探索。
    瑞迪以研究18-19世纪法国和欧洲的劳动史见长,其有关机器制造业发展史的著述颇丰。当他着手研究1804年《拿破仑法典》(Napoleon's Civil Code)中的婚姻契约时,注意到情感对婚姻契约和两性关系的重要意义以及“历史化”这些情感的必要性,希望借此“为个体研究提供更为坚实和有效的基础”。(48)瑞迪充分借鉴约翰·奥斯丁(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 theory),兼用“普遍主义”(universalism或constative)和“社会结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或performative),(49)提出了一种社会语言学的情感理论即“情感表达”(emotives)。他认为,每一次的情感表达都是调动情感的过程,涉及个人的情感状态和表达方式。这种表达可能奏效,也可能失效,结果使得人类表达的情感和内心的想法无法匹配。(50)
    瑞迪对情感做出如下定义:“情感是松散连接着、有共同目标的思想材料。这些‘思想材料’拥有不同的编码,具有化合价和强度。它们常常同时被激活(activated),却因为人类注意力的局限,无法在短时间内被转化为行动或语言。”(51)换言之,情感是思想材料,也是一种认知反应(cognitive responses),它往往超越语言且不易被转化。人类常常通过“情感表达”控制这些情感,以达到同他人交流和沟通的目的。瑞迪应用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传统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情感”和“思想”(thought)并非相互对立,情感和个人的目标、动机和认知能力均有关联。后来,瑞迪又借鉴了情感神经科学(affective neuroscience)的研究方法,在其他文章中深入探讨了“理智”(reason)与“情感”的关系,认为这两种大脑活动紧密相连:同时受大脑指挥,但与分配注意力和记忆力、应对刺激感的方式不同。(52)
    在研究情感史时,瑞迪使用“情感规则”(emotional regimes)的概念,来解释“情感实践”(emotional practices)的变化方式和过程。瑞迪将情感视为“努力范围”(domains of effort),(53)认为人类通过“努力”使自身的情感风格与“情感规则”相符。(54)如果多数人发觉“情感规则”过于专横,他们便会为自己争取“情感自由”(emotional liberty),一边抵制旧的规则,一边建立新的情感规范和情感管理结构、制定新的情感策略。“情感规则”(emotional regimes or feeling rules)大体等同于“情感学”(由斯特恩斯提出)和情感规范。不过,瑞迪提出的这一概念,后来饱受其他学者非议。学者多认为瑞迪提出的基本原则以理性为中心,且“情感规则”与政治制度关系不大。瑞迪主张“情感规则”与政治环境和建立民族国家(nation state)的诉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民族国家是典型的政治制度,常由“情感规则”维系。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数阶段,权力常是分散的,很少存在占有统治地位的政权控制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情况,也不存在单一的、用以维系政权的仪礼表现(performance of rituals)和象征实践(symbolic practices)。个人在表达情感时,往往视所从属群体和参与活动的情况,决定究竟遵循哪种“规则”。
    2.芭芭拉·罗森宛恩与“情感团体”
    美国历史学家芭芭拉·罗森宛恩专长于中世纪史研究,在研究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后,逐渐步入情感史研究的阵营。她辨析了情感史的术语并考察了情感的控制与变化,(55)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早在1995年,罗森宛恩受邀参加美国历史学会举办的年会。在小组讨论环节,她就“中世纪愤怒情感的社会构建”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而后,她着手研究愤怒情感,并出版一本论文集,探讨了有关情感史的若干问题。(56)
    在论文集中,罗森宛恩集中批判了伊里亚思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伊里亚思曾经指出,中世纪的情感表达方式直接又粗糙,农民的愤怒情感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情感秩序的失控。罗森宛恩却认为,这种描述不过是贵族精英的杰作,并借鉴德国学者格尔德·阿尔特霍夫(Gerd Althof)的研究成果,将农民的愤怒情感视为其象征通意(symbolic communication)的策略和形式。罗森宛恩还指出,考察复杂社会的愤怒情感时,不应寻找情感行为(emotional behaviour)的“转折点”(turning points),(57)因为社会内部“存在许多情感行为可供人们选择”。(58)第二,伊里亚思等学者在研究情感史时,提出了一种“水力模型”,认为人类情感位于身体内部,常在“恒定压强”下不断聚集,最终会通过一种不受控制的方式“喷发”或“爆发”,进而导致“剧烈的反应”。罗森宛恩在这本论文集中初步分析了这一模型的起源,并在4年后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此前,在情感史研究过程中,存在一种“宏大叙述模式”(grand historical schema),被众多学者广泛接受和应用。(59)根据这一模式,整个西方的历史就是人类情感逐渐被抑制的过程。(60)罗森宛恩批判了这种历史叙事模式,认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已将其推翻。一方面,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认知心理学”,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另一方面,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m),将情感视为时代文化的产物。(61)因此,伊里亚思有关情感转向的阐述(从中世纪至16世纪,情感束缚和情感自律越来越严格、社会规训逐渐内化)是站不住脚的。
    罗森宛恩还提出了著名的“情感团体”(emotional communities)概念,关注人类在家庭、议会、行会、修道院等场所的情感表现。试图分析这些团体的情感准则、情感联系、情感评价和情感表达。(62)2006年,罗森宛恩在其《中世纪的情感团体》一书中,考察了6-8世纪不同情感团体的情况。她认为,这些团体处于若干重叠的大同心圆和小同心圆之中。大的同心圆内是主导的团体,里面包含若干“次要”的情感团体。(63)“情感语言”(emotion words)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主要媒介,并构成“情感脚本”(emotion scripts)。因此,她围绕人类的“情感语言”和“情感脚本”做了大量研究。她指出,“情感脚本”是多元的。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情感脚本”,这主要与前现代化社会分散的社会状况有关。当时一个社会内部往往存在多个政权,个人从属于不同的情感团体,受到“情感体系”(systems of feeling)和共享式“情感模式”的深刻影响。(64)相比瑞迪,她眼中的情感更为多变,且可以跨域时间和文化。然而,学界尚未厘清情感团体的变化方式、“情感体系”兴起和衰落的原因。近年来,罗森宛恩虽强调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还是没能详细阐述这些因素在众多社会中的运作模式。(65)
    3.莫妮可·希尔与“情感实践”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和历史人类学家莫妮可·希尔(Monique Scheer),在情感史理论研究方面同样做出很大贡献。2009年,她同帕斯科·埃特乐(Pascal Eitler)合撰一篇论文,指出情感是身体和大脑的真实体现,受社会条件和行为习惯的深刻影响。因此,情感是思想,是语言,更是行动。(66)几年后,希尔发表了另一篇有影响力的文章,较为深入地研究了这一问题。她广泛吸收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瑞迪的“努力范围”、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惯习概念”(concept of habitus)和有关大脑可塑性的“延展认知理论”(Extended Mind Theory)等,进而将情感视为以社会为基础的体化实践。希尔认为,人类的行为由精神性的身体支配,身体依据“社会脚本”训练和控制情感,与音乐家练习演奏曲目如出一辙。情感(如羞愧、屈辱、焦虑、愧疚、爱慕、尊重等)是人类经过重复实践而熟练和自发的行为。它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被人类逐渐掌握。(67)
    “情感实践”是人类通过控制身体和大脑而激发情感的过程,主要包括动员(mobilizing)、记录(naming)、倾诉(communicating)和管理(regulating)情感4方面内容。具体包括:通过确立目标和动机、训练和调节情感、疏导负面情感等渠道,动员个人和群体;允许个人记录和理解情感,保证动员工作的进行;促进彼此互相交流内心状态;遵循特殊的情感规则(“情感风格”或“情感脚本”),管理、控制和塑造情感。在“管理情感”的过程中,人类可以通过重新认知自我和世界形成新的情感,并判断这种情感的适切性和重要性。希尔针对情感的内涵及其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证。主要认为:情感源于体化实践和认知实践,同历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唤醒”(emotional arousals)是生理性和社会性的行为,由精神性的身体主导。希尔提议,在研究情感史时,学者不仅要关注处于变化中的情感模式、语言和实践,还要留意体现这些模式、语言和实践的社会性和精神性的人类本身。(68)
    总体而言,目前西方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更新情感史研究的理论;采用这些理论研究特殊时期、特殊事件和特殊情感;开展跨学科研究,积极引进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文学、哲学、艺术史、心理学和地理学,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